古代名著《世說新語》主要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那么其中世說新語·政事篇·第十六則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譯?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
原文
陶公①性儉厲,勤于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會②,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后猶濕,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③,積之如山。后桓宣武④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又云:嘗發(fā)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⑤用之。
字詞注釋
①陶公:陶侃。
②正會:正月初一皇帝朝會群臣,接受朝賀的禮儀。
③厚頭:指毛竹鋸剩下來的根。
④桓宣武:桓溫。因溯江而上伐蜀,滅亡成漢政權而名動天下,又三次出兵北伐,戰(zhàn)功累累。
⑤兩階:兩個等級。晉代把官階分為九個等級,叫作九品。
翻譯
陶侃性情儉樸嚴厲,做事勤快認真。他擔任荊州刺史時,命令船官們把鋸木時產(chǎn)生的木屑都收集起來,不論多少都要。大家都不理解其中的深意。之后,正月初一要朝拜皇帝參加正會時,正值連綿大雪后放晴,正堂前除掉了積雪,地上依然濕漉漉的,于是就用木屑把地鋪滿,走路就沒有任何妨礙了。官府使用的竹子,都讓官員把剩下的竹頭收存起來,堆積如山。后來桓溫討伐成漢時要組裝戰(zhàn)船,這些竹頭就都用來做了釘子。還聽說:陶侃曾經(jīng)征調(diào)管轄地的竹篙,有一個官員把竹子連根砍下,就用根部當作竹篙的鐵足,陶侃就給他連升兩級。
感悟啟示
這三個小故事足以表現(xiàn)陶侃在細節(jié)上的重視和做事的深謀遠慮,而且作為一個節(jié)儉的官員,他也喜歡提拔同樣節(jié)儉會辦事的下屬。節(jié)儉在驕奢淫逸的魏晉官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