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八十三·異人·蘇州義師
【原文】
蘇州貞元中,有義師狀如風狂。有百姓起店十余間,義師忽運斤壞其檐。禁之不止。主人素知其神。禮曰:“弟子活計賴此。”顧曰:“爾惜乎?!蹦藬S斤于地而去。其夜市火,唯義師所壞檐屋數(shù)間存焉。常止于廢寺殿中,無冬夏常積火,燒(明抄本燒作壞)幡木像悉火之。好活燒鯉魚,不具湯而食。垢面不洗,洗之輒雨,其中以為雨候。將死,飲灰汁數(shù)斛,乃念佛坐,不復飲食,百姓日觀之,坐七日而死。時盛暑,色不變,支不摧。(出《酉陽雜俎》)
【譯文】
貞元年間,蘇州有一位義師,模樣兒就像個瘋子。有一家百姓蓋起店房十余間,義師忽然掄起斧子砍壞店的房檐,有人上去阻攔也擋不住。主人一向知道他有神力,向他施禮道:“弟子的生活全靠這幾間店房呢?!绷x師看了看他,說:“你感到惋惜嗎?”便把斧子扔到地上走了。那天夜里市內(nèi)起了火,只有被義師砍壞房檐的那幾間屋子沒被火燒壞而保存了下來。義師經(jīng)常住在殘破寺廟的神殿里,無論冬天與夏天殿堂里總點著火,供神用的紙幡和木像他都拿來當柴燒。他喜歡火燒活鯉魚,一點湯也不填就吃。臉臟了也不洗,一洗臉就下雨,他洗不洗臉就成為下雨與否的天氣預報。臨死前,他喝了幾杯灰漿,便坐下來念佛,再也不進飲食,當?shù)匕傩仗焯烊タ此?,坐了七天就死了。當時正值炎熱的暑季,但他死后,顏色毫無變化,肢體也不倒塌。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