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八十·方士·張士政
【原文】
唐王潛在荊州,百姓張士政善治傷折。有軍人損脛,求張治之。張飲以一藥酒,破肉,取碎骨一片,大如兩指,涂膏封之,數(shù)日如舊。經(jīng)二年余,脛忽痛,復(fù)問于張。張曰:“前君所出骨寒則痛,可遽覓也?!惫@于床下,令以湯洗,貯于絮中,其痛即愈。王子弟與之狎,嘗祈其戲術(shù)。張取草一掬,再三揉之,悉成燈蛾飛去。又畫一婦女于壁,酌滿杯飲之,酒無遺滴。逡巡,畫婦人面赤半日許。其術(shù)終不傳人。(出《逸史》)
【譯文】
唐代,王潛駐扎在荊州,一個老百姓叫張士政,善治外傷骨折。有個軍人腿部骨折,去求張士政醫(yī)治。張先給他一種藥酒喝了,然后剖開肉,取出碎骨頭一片,像兩個手指那么大,便將刀口涂上藥膏封好。幾天之后,傷腿就復(fù)原了,長得跟原來一樣。過了兩年多,這條腿忽然痛起來,這位軍人又去問張士政。張說:“這是因為從前給你取出來的那塊骨頭寒冷所以你的腿就疼痛,可去立即找到它。”果然在床下找到了那塊骨頭,叫他用熱水洗了洗,藏在棉絮里面,這個人的腿痛便立即痊愈了。王潛的子弟們常跟張士政鬧著玩,曾求他表演游戲的法術(shù)。張士政拿來一把草,用手反復(fù)揉搓,就都變成小燈蛾飛去了。他又畫一個女人在墻上,倒一杯酒給她喝,酒喝得一滴也不剩。過了一會兒,畫的女人便面紅耳赤了半天。張士政的法術(shù)始終不傳授給別人。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