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紅樓夢》中人物,寶玉房里四個大丫鬟之首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襲人原是賈母身邊的八大丫鬟之一,她因為會服侍人、心地純良而深得賈母的認(rèn)可,先后服侍了賈母、史湘云、賈寶玉。
成為寶玉身邊的大丫鬟不久,因為晴雯的出現(xiàn),卻讓她嗅到了危機(jī)感。因為服侍賈母多年的她,對老太太的喜好非常清楚。她知道,這個漂亮、言談爽利、還有一手出色針線活的晴雯,很有可能是賈母提前為寶玉培養(yǎng)的小妾人選。
畢竟在豪門貴族中,“賢妻美妾”是一貫的風(fēng)格。如晴雯這樣的花瓶,服侍寶玉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對于“姨娘之位”她并不甘心,也是因此,在得知賈母的打算后,她做出了兩手準(zhǔn)備。
其一:同寶玉偷試云雨俘獲他的心。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在秦可卿的房間里做了一個春夢,標(biāo)致了他對男女之事發(fā)生了興趣。而襲人,在服侍他起床的時候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
最終,她趁機(jī)眾人吃飯不在房間,給寶玉換中衣的時候,在半推半就中,同寶玉偷試了云雨。從這以后,寶玉對她百依百順。
其二:投靠王夫人。
對于寶玉小妾的認(rèn)定,除了賈母具有這樣的權(quán)利外,王夫人、賈政都具有。而以賈母如此的安排,通過這條路她必定實現(xiàn)不了姨娘夢。
所以,她搭上了王夫人的主意。
而其中,便有一個最關(guān)鍵的突破口,那便是寶玉的婚姻大事。
在榮國府中,有關(guān)寶玉婚姻大事,存在著兩大陣營,一是以賈母為首的“木石前盟”派,支持黛玉、寶玉;二是以王夫人為首的“金玉良緣”派,支持寶玉、寶釵。
因此,為了投靠王夫人,她選擇了明確的站位,支持“金玉良緣”。
因為金釧兒投井、忠順王來賈府要琪官這兩件事,寶玉慘遭賈政的毒打。而這兩件事。歸納起來只有一點,那就是寶玉的作風(fēng)問題。
所以問題的焦點,就在寶玉的名聲問題上。
而在賈府之中,有誰同她走得非常親近呢?其實有兩個,林黛玉和薛寶釵。只是,作為王夫人的親戚,薛寶釵自然不會成為她憂慮和厭惡的對象,唯有林妹妹,才是她最反感的。
也是因此,當(dāng)她向王夫人匯報寶玉的情況時。特意提出了讓王夫人無論如何將寶玉搬離大觀園,而她之所以如此建議,在原文中,也說出了真相。
王夫人聽了,吃一大驚,忙拉了襲人的手問道:“寶玉難道和誰作怪了不成?”
襲人連忙回道:“太太別多心,并沒有這話。這不過是我的小見識。如今二爺也大了,里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像一家子的事。
王夫人對林黛玉原本就沒有好感,如今聽她這樣的一席話,如何理解不了其中的意味?
最關(guān)鍵的是,讓寶玉、黛玉在一塊的是賈母的主意。如今,作為賈母一手提拔的丫鬟襲人,竟然向她提出這樣的建議,她的投靠之心,自然不言而喻。
也是因此,王夫人才會大為震驚,忙著給她許下承諾,將來必定不會虧待她,不久后,更是將她的待遇提到了準(zhǔn)姨娘的標(biāo)準(zhǔn)。
2、有著“準(zhǔn)姨娘”身份的襲人,為何離開了賈府?
從襲人的判詞:堪憐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我們可以看出。襲人最終并沒有成為寶玉的小妾,而是同琪官結(jié)成了夫妻。
只是,她為何離開了賈府呢?
或許,對于這一點,香菱的悲劇,隱射了她的遭遇。
香菱,是薛蟠的小妾,她的模樣,同秦可卿有幾分相似,可見,她也是妥妥的美人胚子。她的為人處世,更有大家之風(fēng),也是因此,薛姨媽才會將她名正言順,給了薛蟠做小妾。
只是,這樣一個讓薛母女滿意、讓薛蟠滿意的小妾,在夏金桂嫁入薛家后,卻遭到了惡毒的陷害。由小妾身份,再一次淪為寶釵的丫鬟。
夏金桂為何對香菱如此刻薄?原文對于這一點,其實說得非常清楚。
又見有香菱這等一個才貌俱全的愛妾在室,越發(fā)添了“宋太祖滅南唐”之意,“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之心。
也就是說,香菱之所以會遭受她的折磨和陷害?最本質(zhì)的原因,是在于“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的真理。
其實對于這一點,不僅夏金桂這樣的正室如此,我們回顧《紅樓夢》中眾多的正室,尤其以薛、王兩家為例,更是如此。
比如王熙鳳,嫁給賈璉后。第一件事,便是想法設(shè)法將他的通房丫鬟以及自己的陪房丫鬟一一打發(fā)走,獨留一個平兒,一年到頭,也僅僅允許他們好上一兩次。
再到王夫人,她對賈政的態(tài)度,同鳳姐對賈璉的態(tài)度是一樣的,回看賈政身邊的小妾,唯有趙姨娘與周姨娘兩個。而從年齡上來看,唯有周姨娘,才是王夫人認(rèn)可的小妾人選。
年輕漂亮的趙姨娘,多半是王夫人在懷有寶玉期間,被賈政私自認(rèn)定的。
也是因此,王夫人最小的兒子賈寶玉,比趙姨娘的長女賈探春還有大一點。
再看薛姨媽,她的手段更狠,縱觀薛姨媽一家,我們似乎連一個小妾都看不見,由此可見,薛姨媽的手段,同王夫人是類似的。
而在封建社會,誰對子女的教育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當(dāng)然是母親,因為“相夫教子”是她的義務(wù)和責(zé)任。
而即便,薛、王兩家的當(dāng)家主母都是如此,連夏金桂這樣的正室都是如此,薛寶釵又怎么會忽略這樣的手段呢?
因此,從香菱的悲劇我們可以看出,襲人之所以離開賈府,之所以沒有成為寶玉的小妾,最本質(zhì)的原因,還是取決于“薛寶釵”這個正室的態(tài)度。
襲人雖然曾經(jīng)與寶玉關(guān)系密切,但隨著晴雯的去世,尤其是林妹妹的去世,寶玉早已心如死灰,不僅對襲人不會再有多少感情,即便對寶釵,也是如此。
而在這個時候,薛寶釵這個當(dāng)家主母,要攆走襲人這個眼中釘,自然再合適不過,正如脂硯齋所說:
【閑閑一段兒女口舌,卻寫麝月一人。襲人出嫁之后,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負(fù)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后云“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梢娨u人雖去實未去也?!?/p>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