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是賈政和趙姨娘的女兒。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賈府三小姐賈探春還有另外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难欧Q:玫瑰小姐。
玫瑰,又紅又香,可謂人見人愛,不過它卻是帶刺的花朵,不可隨意觸碰,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為之喜愛,只是大家都對它增加了幾分敬畏罷了。
眾所周知,探春是趙姨娘和賈政所生,比不得元妃,她只是一個庶出的小姐。既然出身不算高貴,那么賈探春為何還有如此高貴的雅號?這一切源于她的聰慧和能力。
雖然她是庶出的小姐,不過賈探春卻志存高遠,可以說她是曹公最鐘愛的女子。探春雖然拿著一手爛牌,但她硬是打出了“王炸”。而一次遠嫁終于讓她命運逆轉(zhuǎn),愿望成真。
志存高遠的賈府三小姐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觀之忘俗。
這是林黛玉初進賈府時,她眼里的賈探春就是這樣的。不難看出,曹公筆下的賈探春雖然詩才比不過釵黛,但她卻是讓人“觀之忘俗”之人。
賈探春別號蕉下客,在姐妹中她排行老三,是賈政庶出之女。與其他姐妹相比,賈探春沒有賈迎春的懦弱,不像惜春的孤僻,她是個大氣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不過她卻沒有像史湘云那樣大大咧咧,甚至不修邊幅。
探春能力出色,遠見卓識,是十二釵里其他群芳所不具備的。
探春的詩才雖然不是最佳的,但她卻是詩社的發(fā)起人,在她的帶領(lǐng)下,眾人在大觀園的生活詩情畫意,精彩紛呈,就連賈母和王熙鳳都樂于參加詩社大集體。
探春與王熙鳳一樣都是賈府中的女豪杰,屬于巾幗不讓須眉。而她殺伐果斷的性格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包括胸襟和志向,卻遠在王熙鳳之上。通讀紅樓不難發(fā)現(xiàn),探春是他鐘愛的角色之一,“四春”中,她著墨最多。相較于迎春溫柔的長相,探春的相貌更讓人驚艷。
黛玉一身清愁,是風(fēng)雨飄搖中的芙蓉花;寶釵淡然大方,是無情也動人的牡丹。而能擔(dān)得起玫瑰花這一稱號的,卻只有探春。
然美貌在賈府并不是稀缺品,探春的身價如此之高,和她那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賈環(huán)簡直是天壤之別。這也是因為探春努力戰(zhàn)勝自我,不會糾結(jié)于出身。
探春很溫暖貼心。當(dāng)她得知迎春受平兒欺負時,果斷找她評理;當(dāng)探春看到大家都有玉佩,邢岫煙沒有時,細心的探春也送了一塊給邢岫煙;即便自己再忙,當(dāng)知道黛玉生病時,她還是抽出時間去探望,哪怕多心眼的黛玉禮數(shù)不周,她也表示無所謂。
當(dāng)家理財有一套。探春參與管家,能鎮(zhèn)住想要給她們下馬威的下人,想出了兩項儉省之策:少爺們上學(xué)的點心費8兩銀子和小姐們脂粉錢2兩銀子都給免了,還提出了“大觀園承包責(zé)任制”,直接儉省了一年400兩銀子的花銷。管家短短1一個月,就能想出這些妙招,探春確實有經(jīng)濟頭腦。
難怪王熙鳳也評價探春:“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里?!?/p>
與生母趙姨娘的愛恨糾葛
探春一身才華,也非常聰明,只可惜曹公給她的定位卻是一個庶出女兒,她的母親可不是王夫人,而是趙姨娘。在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中,探春最為介懷的就是這件事,這也不可避免地讓母女倆產(chǎn)生了很多愛恨糾葛。
探春聰明,趙姨娘卻很糊涂,甚至說是愚蠢,被別人當(dāng)槍使都不知道,所以有了一出趙姨娘大鬧議事廳的戲碼。
趙姨娘在探春管家的時候,探春的舅舅趙國基去世,如果按照賈府舊例,其家人只能得20兩銀子,但趙姨娘出于私心找到探春,因為自己的女兒現(xiàn)在管事,想必伸手多要一些肯定無可厚非,因此,趙姨娘公然跑到議事廳同探春爭論。
當(dāng)時李紈都覺得可以增添一些,包括平兒也從中間打圓場。但探春很為難,如果答應(yīng)了母親的要求,其他人看在眼里,自己威信全無,根本沒辦法再管理別人,所以她對趙姨娘說出來最狠心的話:“哪有主子小姐拉扯奴才”。
你是不是覺得探春非常冷漠,其實不然。平日里,趙姨娘總會埋怨探春送鞋子給寶玉而不給賈環(huán),其實她不懂探春生活的艱難。探春為人無可挑剔,她行的端坐得正,別人除了拿她庶出的身份說事,其他方面都沒有什么可說的。基于此,她對母親趙姨娘,也并不像外人看上去的那樣“不聞不問”。
在探春的內(nèi)心深處,她是非常認可這個母親的。平兒在處置彩云偷盜玫瑰香露事件時,為了避免趙姨娘牽涉其中,她都看在探春的面子上算了。眾芳官欺負趙姨娘時,都是探春在背后默默善后。
細品探春你會發(fā)現(xiàn),她真的很睿智。她總是毫不掩飾說王夫人的好話,處處維護她的形象。雖然探春明知嫡母的王夫人未必多真心待她,但是她每每說出“太太滿心疼我”之類的話來,且與趙姨娘母子保持距離,這不僅對自己有利,其實也是為了保護那對糊涂的母子。
遠嫁他鄉(xiāng)實現(xiàn)命運逆襲
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yè),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
這是探春曾對那糊涂的母親說的一句話。
可以看出,探春非普通芳官,更不是只會待在閨閣里自怨自艾的嬌小女生,她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她的能力是跟著賈母學(xué)起來的,她可不是只想做一個深閨婦人,被拘束于家里雞毛蒜皮的小事,她想要一番更為廣闊的天地。
《紅樓夢》第74回:
探春道:“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我這里間收著,一針一線,她們也沒的收藏,要搜,只管來搜我……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說著,不自覺流下眼淚來。
從探春的這段話中我們至少能得到兩個信息點:探春有責(zé)任感,更有憂患意識。查抄大觀園時,她對手下的丫頭多有保護,并說若查她們就先查自己,出了事情自己去承擔(dān)后果,這就是探春的格局;賈家如果遭遇禍端,一般都是“外頭殺來”,一時間是不會滅亡的,倘若是自己家里自滅,這樣的家族也難以長久。這又是探春的擔(dān)憂。
細數(shù)《紅樓夢》中有憂患意識的女性并不多,秦可卿、王熙鳳、林黛玉,再就是賈探春。秦可卿不當(dāng)家且早逝,并沒有產(chǎn)生多大影響;王熙鳳雖然管家,不過沒有實質(zhì)性見解,而且私心重,撈取私利有一套;林黛玉雖然也有憂患意識,但她人微言輕,而且是客居屋檐之下,不便提出意見。
只有探春,身份包括其性格最為契合,只可惜,賈府衰敗的鍋,不應(yīng)該她來背。查抄大觀園時,讓她很心傷,如果沒有這一出,在探春的管理下,說不定賈府會延遲衰亡。
從桃花社大家一起去放風(fēng)箏時,兩個鳳凰風(fēng)箏和一只“喜”字風(fēng)箏糾纏在一起,這就暗示了探春“鳳凰”的命運。從她的判詞花簽也可以看出,探春“必得貴婿”,也就是后來遠嫁藩王成了王妃。
可以說,探春的抱負和理想是她與生俱來的,并不是賈府給的,她的身上有很多的不平凡,她是賈府三小姐,她聰明貌美,有男兒氣概,更有遠大抱負。她不想賈府衰敗,她也力圖改變,只可惜,她一己之力又豈能挽救賈府“盛極而衰”的宿命!
雖然探春遠嫁是一件悲傷的事,不過只有遠嫁,遠離賈府這個是非場,她才能找到屬于她的舞臺。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