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石》是明末清初東魯古狂生著白話小說集。全書十五卷,每卷一篇,每篇一個獨立的短篇小說。成書于明末清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醉醒石》以小說為酲醉之石,寓有警世醒世、喻世之意,與馮夢龍“三言”命意相近,而訓誡意味更濃。每回寫一故事,題材豐富,廣泛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內(nèi)容簡介
此書內(nèi)容除第六回“李微化虎”的故事,是取材于唐人《李徵傳》外,其余大都以明代社會生活為背景,如第二回寫官吏腐敗,謂“明季做官的,朝廷增一分,他便乘勢增加一分,朝廷征五分,他便加征十分”;第七回寫官吏的貪婪,科舉的黑暗;第八回寫因皇帝采辦古董,民間大受騷擾的情況;第九回寫社會邪惡橫行的種種不法情狀;第十三回寫官府征收錢糧的營私舞弊。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以《醉醒石》題名,顯然寄寓諷世垂教的用意,希望自已的作品能像神奇的醉醒石一-樣,對沉醉的世人起到清醒的解醉作用。作者沒有對書名作出解釋,可以將馮夢龍的解釋作比照。《醒世恒言》 的“原序”說:“忠孝為醒,而悖逆為醉;節(jié)儉為醒,而淫蕩為醉;耳和目章、口順心貞為醒,而即聾從昧、與頑用囂為醉。”作者的醒與醉的標準雖然超不脫封建綱常倫理范疇,但其針砭時弊,解醉當世的意圖是很明顯的。再從《醉醒石》的十五篇作品有十四篇取材于明代現(xiàn)實生活這點看,其醒世、警世的意圖也是很明顯的。
主要人物
姚一祥
第一回《救窮途名顯當官,申冤獄慶流奕世》中人物。明代松江上海縣人,少喪父而家事饒裕。為人倜儻不羈,輕財尚義,能詩文。攜重金至京赴考,誤入衍子(妓院),錢財將盡,遇一秀才遭劫,傾囊救助。后任九江府司獄官,辦案清明,恰值得他救助的秀才到九江做上司,特許他開釋七名冤犯,可借機索銀七千兩。姚一祥平冤獄而分文不取,后致仕歸鄉(xiāng)。死后被天帝敕為泰山刑曹。
劉澹
第二回《恃孤忠乘危血戰(zhàn),仗俠孝結(jié)義除兇》中的人物。明太祖時江西連江巡檢,意氣英爽,頗有才略。治所內(nèi)申嚴保甲,禁賭禁妓,裁汰老弱,重懲貪贓。一木匠妻與表兄通奸,合謀陷害木匠,劉海明察決斷,嚴懲二人,而將木匠釋放。率軍攜子征剿桃源山寇時,身先士卒拚殺,因官軍不濟,他身陷重圍,受傷被俘,不受屈辱而遭殺害。明太祖皇帝追贈他為同知,并為之立祠。作品通過這一形象,暴露了明朝軍隊的腐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