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一談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會提到她身邊的紅人李蓮英了,畢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賴的人了。李蓮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紹興人。明朝末年的時候,家族開始北遷,后來移居到了直隸河間府大城縣。李蓮英的父親是一個修鞋匠,叫做李玉,家境極其的貧寒,一直以來都是以修鞋為生。后來無奈,在李蓮英七歲的時候一刀之下成為了太監(jiān),九歲便入宮了。
因?yàn)榇巳藶槿藱C(jī)警,討人喜歡,所以得到了重用。尤其是慈禧太后掌權(quán)之后,更是成為了慈禧最為信任的人。水漲船高,此時的李蓮英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私下里別人都稱呼他為九千歲。即使是那些王公大臣,見到他也是要禮讓三分。
在很多人的心目之中,李蓮英是個跟著慈禧太后干盡了壞事的太監(jiān)。無論是小說、戲劇還是其他文學(xué)作品,都將他編繪成一個一輩子只干壞事,沒有做一件好事的惡毒太監(jiān),在這些文藝作品中,李蓮英幫助慈禧欺壓光緒,幫助慈禧害死了支持變法的珍妃,幫助慈禧欺壓攴持變法的大臣,真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為非作歹之徒。
但是歷史上的李蓮英似乎并不是這樣的人,反而是一個與此大相徑庭的形象。李蓮英作為皇室的奴仆來說的話,也算是一個比較稱職厚道的人了!
歷史上有一段話是專門形容李蓮英的,叫"侍上以仁,侍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當(dāng)時清朝有這樣一種規(guī)定,太監(jiān)的官品最高也不得超過四品,而李蓮英卻是個例外。在他46歲那年,慈禧賜他二品頂戴花翎,雖說是個虛銜,肯定不像朝官那般手握重權(quán),但這地位在清朝太監(jiān)史中是無人能及的,它突破了太監(jiān)的祖制,可以說是一個相當(dāng)有能力的太監(jiān),這里的能力并不是普遍認(rèn)為的勾心斗角的能力,而是真正的個人能力。
李蓮英剛進(jìn)宮之時,干些打雜的活,很不受待見,他的同鄉(xiāng)沈蘭玉比較照顧他。一天,沈蘭玉得到一個消息說慈修太后聽說外邊流行一種新發(fā)髻(發(fā)型),但宮里的太監(jiān)怎么也梳不好,因此她很不高興,他便這個消息告訴了李蓮英,讓李蓮英好好描摩新發(fā)型的植法,等到李蓮英練得差不多了,沈蘭玉就把李蓮英推薦給了慈禧太后,結(jié)果李蓮英由此展露身手,果然博得慈禧的歡心,從此開始得寵。
據(jù)說慈禧太后對李蓮英的寵信可謂無以復(fù)加,李蓮英甚至可以和太后并坐聽?wèi)?宮里給慈禧太后做的點(diǎn)心,如果是李英蓮喜歡吃的,太后往往會自己少吃或者讓太監(jiān)留給李蓮英,李蓮英除了植頭外,還會揣測太后心意,李蓮英性格開朗,喜歡說笑話,雖然讀書少,但講出來的笑話滑稽圓轉(zhuǎn),并不粗俗,頗招太后喜歡,就升為總管。
李總管對本職工作十分盡心精明,很討慈禧太后歡心。他從不恃寵自傲,絲毫不像他的前任安德海那樣張揚(yáng)。1886年,北洋海軍初具規(guī)模,李鴻章奏請朝廷派員檢視。慈太后擬派醇親王即光緒生父擔(dān)此任務(wù),他怕慈太后猜忌他擅權(quán),便主動要求讓慈禧紅人李蓮英一起,以示絕無二心,但李蓮英卻在出發(fā)前特別把太后破格賞給他的一品頂戴換成了四品頂戴,然后像跟班一樣跟在醇親王后面。甚至在行程中,一直把自己當(dāng)醇親王的太監(jiān)來伺候,結(jié)果得到了醇親王和李鴻章的大力贊賞,也堵住了那些大臣們的嘴,慈禧太后后來也高興地說:"總算我沒白疼他。"
很多人對李蓮英印象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倚仗慈禧太后的勢力欺負(fù)光緒帝,實(shí)際上,李蓮英和光緒皇帝感情極深。傳言在光緒被囚禁于瀛臺的日子里,李蓮英常常陪伴在光緒皇帝左右。
史料記載,庚子年八國聯(lián)軍攻進(jìn)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西逃,直到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慈禧和光緒才回到北京,這年冬天,在回京的路上路過保定,當(dāng)時慈禧太后住的房間鋪設(shè)得十分舒適,吃的喝的也都很豐盛。李蓮英伺候慈德太后睡下后,其他隨行太監(jiān)等服侍人員也都散了,喝酒耍錢各自找樂去了,李蓮英來到光緒帝的房間,發(fā)現(xiàn)只有光緒一個人對著昏暗的小油燈孤單地坐著,居然一個服侍的太監(jiān)都沒有。
李蓮英走上來給光緒帝請了安,問道:"天都這么晚了,主子怎么還不睡啊?"光緒說:"你看看我這屋里怎么睡啊"李蓮英看了一下四周發(fā)現(xiàn)屋子里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炕上竟然連床被子都沒有,李蓮英一下子眼淚就下來了,跪下抱著光緒的失聲痛哭:"是奴才該死啊!說完就跑回自己的房間把他的被子抱了過來,說:"夜深了,這是奴才的被子,請主子將就用吧,奴才罪該萬死,讓主子受這樣的委屈。"光緒帝十分感動,回到北京后還時常提起此事說:"當(dāng)日若不是李蓮英,恐怕我都活不到今天了。"
在光緒的最后十年,經(jīng)常被慈禧太后為難,但李蓮英從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盡力照顧光緒帝,所以光緒帝在臨終時,其至拉著隆?;屎蟮氖?親口囑咐要"善待李蓮英",這個光緒皇帝臨死還念念不忘的太監(jiān),怎么可能像人們想象中那樣和光緒仇恨很深呢?而李蓮英就是因?yàn)橥楣饩w而使慈禧太后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他了。
李蓮英是宮中總管,但是他從來不炫耀自己的生日,除去貼身的幾個徒弟以外,不受外人的朝拜。生日時,他總是借機(jī)請假隱起來,他隨同醇王爺去海上巡閱海軍時,正趕上40整壽,太后特意賞了一桌菜,但他只請了老一輩的太監(jiān)、同輩的好友、幾個徒弟,情悄地過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多給老太后梳幾個頭,多給皇上、皇后梳幾個頭,多給爹媽磕幾個頭,我就心平氣和地過生日了,此外,他在處理宮中大小事情時,無論何時,都保持冷靜。宮中太監(jiān)犯了錯誤,他也永遠(yuǎn)是恩威并用,暗中維護(hù),所以太監(jiān)們都信服于他,也愿意親近他。
除了性格跟"業(yè)務(wù)能力"之外,李蓮英之所以能夠在四五十年的宦海生涯當(dāng)中長盛不衰,跟他時刻能夠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guān)系息息相關(guān)。作為一個奴才,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討主子歡喜都只是基本功,能夠不恃寵而驕、擺在主子跟奴才的關(guān)系才是最重要的。
李蓮英位高權(quán)重,自然有人賄賂他,而他也確實(shí)有收受賄略的事但卻從不干涉朝政,在滿清官員撰寫的回憶錄中,并沒有一個人說李蓮英的壞話,這也是佐證,還有人說他貪財,但是李蓮英在慈禧過世后把自己歷年得到的價值連城的賞賜、收藏的珍寶都上繳國庫,交給了隆裕皇太后,然后只身一人告老還家,這完全不是一個貪財?shù)娜四茏龅贸鰜淼摹?/p>
1908年,光緒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李蓮英在辦完兩人的喪事后,也在次年請求退休,隆裕太后準(zhǔn)其"原品體致"(即享受原每月六十兩銀子的退休待遇)。就這樣,李蓮英無比懷戀地離開了他生活了五十一年的皇宮。
公元1911年,李蓮英悄悄死去,在死前,他用八個字總結(jié)了自己的生,那就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寬"縱觀李蓮英的一生,除了貪了一些財之外,并沒有做過壞事,更不像傳聞中的那么壞。
總的來說,李蓮英的一生算不上是好人,但也沒有什么大過,并不像野史中所描述的是毀滅清朝教唆慈禧的導(dǎo)火索,他只是一個為謀生而努力奮斗的普通人,因著察言觀色的能力而一路高升,最后圓滿了自己的一生。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