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九十一·異僧·阿禿師
【原文】
北齊初,并州阿禿師者,亦不知鄉(xiāng)土姓名所出。爾朱未滅之前,已在晉陽,游諸郡邑,不居寺舍,出入民間。語譎必有征驗。每行市里,人眾圍繞之,因大呼,以手指胸曰:“憐你百姓無所知,不識并州阿禿師?!比怂煲源嗣伞}R神武遷鄴之后,以晉陽兵馬之地,王業(yè)所基,常鎮(zhèn)守并州。時來鄴下,所有軍國大事,未出惟幄者,禿師先于人眾間泄露。末年,執(zhí)置城內(nèi),遣人防守,不聽輒出,若其越逸,罪及門司。當日并州時三門,各有一禿師蕩出,遍執(zhí)不能禁。未幾,有人從北州來云:“禿師四月八日于雁門郡市舍命郭下。大家以香花送之,埋于城外?!辈⒅萑斯中Υ苏Z,謂之曰:“禿師四月八日從汾橋過,東出,一腳有鞋,一腳徒跣,但不知入何巷坊。人皆見之。何云雁門死也。”此人復往北州,報語鄉(xiāng)邑。眾共開??粗?,唯有一只鞋耳。后還游并州。齊神武以制約不從,浪語不出,慮動民庶,遂以妖惑戮之。沙門無發(fā),以繩鉤首。伏法之日,舉州民眾。詣寺觀之。禿師含笑,更無言語。刑后六七日,有人從河西部落來云:道逢禿師,形狀如故,但背負一繩,籠禿師頭(頭原作欲,據(jù)明抄本改)。與語不應(yīng),急走西去。(出《廣古今五行記》)
【譯文】
北齊初年,并州有個阿禿師,也不知道他藉貫何地姓啥名啥。爾朱氏未滅之前,他就已經(jīng)在晉陽。整天在郡城與鄉(xiāng)鎮(zhèn)間游蕩,不在寺廟里居住,總與平常人混在一起。說話怪誕但很有靈驗。當他在街上走的時候,總有許多人圍著他看熱鬧,他就大聲呼叫,用手指著胸脯說道:“怪你百姓無所知,不識并州阿禿師。”于是,人們便叫他“阿禿師”。北齊神武皇帝遷都鄴城之后,因為晉陽是屯集兵馬的軍事重地,又是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地方,所以經(jīng)常在并州鎮(zhèn)守,又時時來到鄴都主持朝政。所有的軍國大事,沒等運籌決策者公布,禿師就先在民間傳揚起來。不到一年,禿師就被抓進城里,派人看管起來。如不聽從看管再出城門,就等于逃跑,要向看守城門的人問罪。當時并州有三座城門,每座城門都有一個禿師同時溜了出去,派人到處捉拿,也限制不住他。不久,有人從北州來說:“禿師四月八日那天在雁門郡市內(nèi)跳樓自殺了,大家用香花給他送殯,埋葬在城外?!辈⒅萑寺犃硕几械娇尚?,便對這個人說:“禿師四月八日那天從汾水橋上走過,往東去了,一只腳穿著鞋,一只腳光著,只是不知他進了哪條胡同哪家店鋪就是了。當時很多人都看見他了。你怎么說他在雁門死了呢。”此人返回北州把這些話告訴了鄉(xiāng)親們,大家一起去挖開墳?zāi)共榭?,見里面只有一只鞋而已。事后,禿師還在并州到處游逛。北齊神武皇帝因為制約不住他,流言不斷出現(xiàn),擔心民情浮動,便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殺害他。他是和尚沒有頭發(fā),便用繩索套住腦袋。問斬的那天,全州的民眾都到寺廟去看熱鬧,只見禿師臉上帶笑,一句話也不說。刑后六七天,有人從河西夷人部落那里來說,在道上遇見了禿師,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只是后背上栓著一條繩索,套著禿師的光頭,與他說話他也不應(yīng)答,急急忙忙地往西走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