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到底講述的是哪一個朝代的歷史?這個問題一直被眾多學者爭論不休,小編認為,這是一部“歷史大拼盤”,書中有很多唐宋明清的歷史元素在其中。
比如,甄家是賈家的老親,兩家互為“真假”。一個在南京,一個在京城。這并不是江寧織造的設計,而是采用了明朝應天府和順天府的南北二京設計。
曹雪芹寫金陵用了南京和應天府,沒有采用清代的稱呼為江寧。
賈家在南京城有寧國府和榮國府,賈母生賈政的氣,還說要帶著賈寶玉回南京,就是明代的說法。清代是不能如此說的。
而賈家南京有寧國府和榮國府。在京城還有敕造寧國府和敕造榮國府也并不奇怪。并不是南京故事才是真,北京的故事是虛構(gòu)。因為明朝在靖難之役后朱棣遷都北京,就是這樣的情況。
朱棣將都城從南京北遷,形成南北二京兩套班子。當時的王公大臣府邸,就都是南京有一套,北京也有一套。由于當時姚廣孝奉旨督造北京,所有賜給王公貴族的府邸,就都屬于“敕造”。
如此一講,是不是就明白了?
而且,所謂“甄家”通“真”,也可解釋為朱元璋建都南京,傳位太子朱標之子朱允炆。朱允炆出身嫡長為“真”。所以甄家在南京。
而朱棣靖難之役是庶出取代嫡出,被認為得位不正!遷都北京后,他們這一脈就是“假”!
所以榮國府原本是嫡長房賈赦繼承,卻被二房賈政取而代之當家做主。也是影射。
曹雪芹借鑒這段故事,是在諷刺靖難之役的“不合法”。也是《紅樓夢》能在清朝文字獄下大行其道的原因。
這還不算,不合法的“假家”,后來也被取代。
寧國府的賈敬不作為,放任不管家業(yè),酷愛煉丹修仙,也是諷刺明朝嘉靖皇帝不理朝政,為日后明朝之敗埋下禍患。
而嘉靖皇帝以小宗入大宗,繼位堂兄正德皇帝留下的皇位,取代得位不正的朱棣嫡長,也算歷史重演,最終導致明亡。
回頭再看榮國府賈政當家做主,二房取代長房,從賈政字存周,賈赦字恩侯來看。無疑是說賈赦無德,讓賈政取代成為當家人。
這段典故分明又是西周初年,周文王長子伯邑考讓賢給弟弟武王姬發(fā)的故事。
賈政字存周,名字就由此而來。
賈政作為榮國府當家人合理合法。榮國府也將由他們一脈傳承下去。爵位則是賈赦一脈傳承。只可惜抄家了。證明這個方法行不通。
賈家之所以被抄家,源于他們對皇帝不忠不順站錯了隊伍。賈家的立場,則源于皇帝得位不正。
當時的朝廷是太上皇和皇帝并立,是為“雙懸日月照乾坤”。而皇帝登基使得太上皇退位,中間夾著義忠親王老千歲“壞了事”的事件。從時間線來看,就是因果關系。這段典故分明就是借鑒了“玄武門之變”。
賈家作為太上皇老臣,當然對不合法謀得皇位的“李世民”不臣服。于是君臣不合心,導致最后被抄家。
而賈元春之死和賈家抄家的“虎兕相逢大夢歸”,根據(jù)脂硯齋批語,則是借鑒了“馬嵬驛之變”。
賈家卷入了對皇帝的不臣不軌之事失敗,導致賈元春被賜縊死,賈家也被抄家。
說了這么多,也沒見有清朝故事?
其實榮國府老祖母帶著一群兒孫,豈不就有孝莊太后的意思?
而且焦大醉罵“爬灰,養(yǎng)小叔子”,爬灰是“叔叔睡了侄兒的床”,借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影射靖難之役?!梆B(yǎng)小叔子”則分明諷刺清宮三大案的“太后下嫁”。
而明亡為“寧”,清興為“榮”,原文也寫得清楚。
寧國府三個媳婦更是“(朱)秦尤許”,也屬于作者的有意伏筆。
曹雪芹不斷通過歷史的片段講述興亡的道理,警醒世人明亡清興的教訓。也是《紅樓夢》興亡的一種呈現(xiàn),以史為鑒講述警世恒言。
還是那句話,《紅樓夢》借鑒歷史,而不是記錄歷史。
知道歷史典故的意義,沒必要對號入座。非說是明朝故事還是清朝故事。
架空歷史小說的特點就是“大拼盤”,《紅樓夢》這個拼盤讓人吃得不亦樂乎,才是大快樂。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