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六十四·女仙·董上仙
【原文】
董上仙,遂州方義女也。年十七,神姿艷冶,寡于飲膳,好靜守和,不離于世。鄉(xiāng)里以其容德,皆謂之上仙之人,故號曰“上仙”。忽一旦紫云垂布,并天樂下于其庭,青童子二人,引之升天。父母素愚,號哭呼之不已。去地數十丈,復下還家,紫云青童,旋不復見。居數月,又升天如初。父母又號泣,良久復下。唐開元中,天子好尚神仙,聞其事,詔使征入長安。月余,乞還鄉(xiāng)里,許之。中使送還家。百余日復升天,父母又哭之。因蛻其皮于地,乃飛去。皮如其形,衣結不解,若蟬蛻耳。遂漆而留之,詔置上仙、唐興兩觀于其居外。今在州北十余里,涪江之濱焉。(出《集仙錄》)
【翻譯】
董上仙,是遂州方義縣的女子。年方十七歲,生得神姿艷麗妖冶,很少吃飯飲水,喜好清靜保持和諧,不疏遠世人。家鄉(xiāng)鄰里的人們根據她的容貌和品德,都說她是上仙之人,所以稱作上仙。有一天,忽然紫云低沉密布,連同天上的仙樂一起降到她家院子里,兩個青衣童子領著她升上天。她的父母一向愚昧,號哭呼喚女兒,一直不停止。這時上仙已離地幾十丈了,又下來回到家里,紫云和青衣童子立刻就不見了。住了幾個月,上仙又像當初那樣升上天,父母又號哭,過了很久,上仙又下來了。唐朝開元年間,天子喜好崇尚神仙,聞聽這件事,就下詔書派使者征召上仙入長安。過了一個多月,上仙請求回家鄉(xiāng)故里,皇帝答應了她,派宮中使者把她送回家。一百多天以后,上仙又升天,父母又哭泣,上仙就把皮蛻到地上才飛去。皮跟她的形體一樣,衣服的扣子沒有解開,像蟬脫殼似的,她的父母就將她的衣服加上一道透明漆保留起來。皇帝下令在上仙居住之處設置上仙、唐興兩座道觀。這兩座道觀如今在州北十多里,涪江之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