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蘇州人氏,是一個帶發(fā)修行的居士。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在大觀園招待她。帶著她一路游玩,直到吃過酒席來到攏翠庵,此后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看似平淡,實則體現(xiàn)出非常耐人尋味的人情是非,讓人體會出世態(tài)炎涼和人情冷暖。
賈母帶著劉姥姥到攏翠庵找妙玉要茶喝,很多讀書人的關(guān)注焦點在賈母說她“不喝六安茶”,妙玉回說:“知道,這是老君眉”。
關(guān)于妙玉和賈母的關(guān)系,以及六安茶和老君眉背后的茶文化都有各種解讀。不過本人在此卻更關(guān)注賈母和妙玉幾句話背后折射的人情冷暖和不同尋常。
妙玉的性格是[世難容],“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p>
就是說妙玉恃才傲物,孤芳自賞。對世俗的榮華富貴棄若敝履。她說賈寶玉“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就是不屑于賈家富貴。她來大觀園,固然是借賈家庇護,更多是在大觀園避世。
而妙玉的性格,賈寶玉說得好:“為人孤癖,不合時宜,萬人不入他目?!崩罴w那么厚道的人都覺得妙玉“討厭”,不愿意理睬她,可見吃過妙玉的虧。
然而賈母一來,妙玉如何表現(xiàn)?賈寶玉看得清楚。
一,“忙接了出去”;
二,“笑往里讓”;
三,“忙去烹茶來”;
四,“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
五,“知道,這是老君眉”;
六,“是舊年蠲的雨水”!
以上這一系列做為,是妙玉么?說是待人和睦的薛寶釵不為過吧!與妙玉給人的“萬人不入她目”何止天壤之別!再看賈母的表現(xiàn),更是讓人驚訝。
一,賈母等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
二,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p>
三,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p>
四,賈母接了,又問是什么水。
五,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
六,賈母眾人都笑起來。
你說賈母剛吃了酒肉,喝了茶,就跑來攏翠庵管妙玉要茶,還有意說給妙玉聽,不是故意是什么!而且來要茶也罷了,還挑茶、挑水不說,折騰一大頓就喝了半杯。明知道妙玉為人好潔,偏偏將妙玉拿出來的最好的茶杯給了劉姥姥喝,這不是惡心人是什么?
還不算完,還對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等劉姥姥將茶一口悶后說“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結(jié)果賈母帶著賈家人暢快的大笑起來。
……妙玉在旁邊看著這一切是什么感覺?茶是品的,不是喝的。妙玉的性格是對這些細節(jié)有極致追求的。妙玉對茶、對水、對茶器、火候都是茶道文化的標準,結(jié)果她的茶被劉姥姥牛飲了。性格好的如薛寶釵也罷了,問題是妙玉的性格并不好!
妙玉“為人孤癖,不合時宜”,就是說她不善于、不屑于趨炎附勢??伤龑Z母已經(jīng)極其忍耐和客氣了。但賈母一系列操作,直把她當成燒水煮茶的丫頭一般。尤其劉姥姥那句話,真把妙玉當成煮茶丫頭么?而賈母那最后的笑聲,不啻于用刀狠狠的戮進妙玉那驕傲的心中!
妙玉為什么拉著薛寶釵和林黛玉一起喝體己茶,為什么三個人都對劉姥姥同仇敵愾?只因他們?nèi)送∠鄳z,物傷其類。她們都是賈家的“寄人籬下者”。賈家人在自己家,高興怎么來就怎么來。她們就要迎合,就要答對,不敢不遵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豈非比劉姥姥不如?
賈母帶著劉姥姥去了瀟湘館,林黛玉被王夫人拒絕了茶。
賈母帶著劉姥姥去了蘅蕪苑,薛寶釵被賈母批評不會布置房間,說不吉利!
賈母帶著劉姥姥來到攏翠庵,挑茶、挑水、一頓使喚,還借劉姥姥的可笑,羞辱了妙玉的驕傲。
劉姥姥來賈家打秋風是“嗟來之食”,那么妙玉、寶釵和黛玉又算什么?她們無能對賈母說什么,將怒火撒到劉姥姥身上是必然的!
當然,賈母未必有意羞辱妙玉。但妙玉再人家卻還一身毛病,賈母也不喜歡。借機敲打教訓一下也是應(yīng)該。
所以,妙玉為什么知道賈母不喜歡六安茶而奉上老君眉?只因薛寶釵說過“這一年何曾饒過這園子”,證明賈母三天兩頭折騰到攏翠庵,妙玉早知道賈母喜好。老太太偏裝沒心眼,不是故意的是什么!
至于茶文化,這里的機鋒,哪里還品得出茶是什么味道?就算妙玉請喝體己茶,幾個人也是不知茶味,道理全在那幾個茶具上,以后有機會再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