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江湖武林,朝堂上下,本就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在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人共同編寫的《水滸傳》一書中,就是以北宋末年的戰(zhàn)亂局面為背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聚首起義的故事為主要線索的一部英雄傳奇類的章回體小說,其中描寫的各種豐滿的英雄形象就非常多,但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有兩個真正的人生大贏家,你認為是誰呢?
據(jù)《東都事略侯蒙傳》記載,“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shù)萬無敢抗者?!斑@就是水滸傳的故事緣起,又據(jù)《宋史徽宗本紀》記載,“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薄端问?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余,載擄獲。
這以上典據(jù)中的所謂盜賊,就是梁山上的好漢們,而在小說中的他們,則各有各的人物特點,也各有各自擅長的能力,晁蓋領導能力非凡,林沖武功高強,武松單挑吊睛白額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還有著足智多謀的謀士吳用,可是大多數(shù)好漢,在跟著宋江遠征方臘之后,都沒有什么好下場。
灑脫肆意的武松失去了一條手臂,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林沖在戰(zhàn)場上奔涌之后,只能無力的癱倒在床上,晁蓋一世英明,被亂箭射殺在了戰(zhàn)場,宋江以為自己獲得了勝利,沒想到最后被人毒殺在了朝堂,而吳用和花榮追隨宋江,自殺而去。真可謂是“英雄悲失路,壯士哭途窮,身世如浮梗,功名類轉蓬“。
其中有兩個人,能力也不算出眾,可是眼光和見識覺非常卓絕,可以說他們的思維方式正走在了所有人的正前方,而且十分有遠見,那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以及混江龍李俊。
一、花和尚魯智深
在重陽節(jié)的酒會上,宋江酒后第一次和大家說出了詔安的想法,魯智深發(fā)出疑問,直言不諱,:魯智深說:“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干凈,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p>
通過以上記載表明,魯智深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想法的,認為這滿朝文武也沒個什么好東西,直言并不想接受詔安。
后來在魯智深抓回方臘的時候,梁山上的兄弟們其實已經(jīng)死傷的差不多了,多少人已經(jīng)是死無全尸,當宋江給他描繪日后的美好藍圖,說他可以還俗去做個大官,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的時候,魯智深卻說了一句能堵死宋江的話,“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一個囫圇尸首,便是強了?!?/p>
這話的意思便是,那榮華富貴我要來也沒有什么用,再多的錢又能怎么樣的,這梁山上的兄弟,各個都尸骨無存了,我這和尚,也只想要個俱全的尸骨罷了,怎會聽你這花言巧語的哄騙?宋江聽了這些話也是沉默不語,有些不快,足以看出花和尚這番話直指宋江的痛點,也足以看出來魯智深真真是個睿智的人。
二:混江龍李俊
李俊這個人也是個有本事的,十分精通水性,是梁山的水軍統(tǒng)領,書中寫道:“家住潯陽江浦上,最稱豪杰英雄。眉濃眼大面皮紅。髭須垂鐵線,語話若銅鐘。凜凜身軀長八尺,能揮利劍霜鋒。沖波躍浪立奇功。廬州生李俊,綽號混江龍。“
足可見其能力高超,從小生長在潯陽江邊,稱得上是個英雄豪杰,而且身長八尺,劍法過人,在與宋江共事的過程中,分別在“刺配江州“、”夜鬧潯陽江“以及”江州劫法場“,三次救下了宋江。
按理說這三番五次的救人,兩人的感情應該十分深厚,可后來宋江卻胡攪蠻纏,讓李俊帶領水軍為他征討方臘,直到手下十個去了七個半,這才讓李俊心生悔意,恰好又遇到了幾個能人異士,于是乎李俊就向宋江抱病,說自己中了風,走水路遠遁海外,最后甚至成了暹羅國的國王,可以說是好漢中,結局最好的一個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