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所著的百科類圖書。該書講述了從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從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等二十大類125個小類的學科知識。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文學部·文具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毛筆
舜始造羊毛筆,鹿毛為柱。蒙恬始造兔毫筆,狐貍毛為柱。
毛穎
《毛穎傳》:毛穎,中山人,蒙恬載以歸,始皇封諸管城,號“管城子”,累拜中書令,呼為“中書君”。
蒙恬造筆
蒙恬取中山兔毫造筆。右軍《筆經(jīng)》:諸郡毫,惟趙國中山山兔肥而毫長可用,須在仲秋月收之,先用人發(fā)杪數(shù)莖,雜青羊毛并兔毛,裁令齊平,以麻紙裹至根令治;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見。恬始造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皮為被,所謂蒼毫。
毛錐
《五代史》:弘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戟,若毛錐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無毛錐子,軍賦何從集乎?”肇默然。
椽筆
晉王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武帝崩,哀策謚議,皆珣所草。
鼠須筆
王羲之得用筆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遺之鼠須筆。張芝、鐘繇亦皆用鼠須筆,筆鋒強勁,有鋒芒。
雞毛筆
嶺外少兔,以雞雉毛作筆亦妙,即東坡所謂三錢雞毛筆。東坡書《歸去來辭》,頗似李北海,流便縱逸,而少乏遒勁,當是三錢雞毛筆所書者。
呵筆
李白召對便殿,撰詔誥。時十月大寒,筆凍。帝敕宮嬪十人,侍白左右,令各執(zhí)牙筆呵之。
筆冢
長沙僧懷素得草圣三昧,棄筆堆積,埋于山下,曰筆冢。
右軍《筆經(jīng)》
昔人用琉璃象牙為管,麗飾則有之,然筆須輕便,重則躓矣。近有人以綠沈漆竹管及鏤管見遺,用之多年,頗可愛玩,詎必金寶雕飾,方為遺乎。
夢筆生花
李白少時,夢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五色筆
江淹夢人授以五色筆,由是文藻日麗。后宿野亭,夢一人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君處多年,可見還?!毖湍颂綉阎?,得五色筆以授之。嗣后為詩,絕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
筆匣
漢始飾雜寶為筆匣,犀象琉璃為管。王羲之始尚竹管。
筆床
梁簡文帝始為筆床,筆四矢為一床。
大手筆
唐蘇颋封許國公,張說封燕國公,皆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時號燕許大手筆。
研
黃帝得玉,始治為墨海,文曰:“帝鴻氏研”??鬃訛槭校儆蔀橥哐?,漢漆研,晉鐵研,魏銀研。
溪研
唐玄宗時,葉氏始取龍尾溪石為研,深溪為上。南唐時始開端溪坑石作研,北巖為上,有辟雍樣、郎官樣。宋仁宗時,端溪石、龍尾溪石并竭。
研譜
端溪三種巖石,上中下三巖。西坑、后歷、下巖無新,上中巖有新舊。舊坑則龍巖,汲綆、黃圃三石;新坑則后歷、小湘、唐竇、黃坑、蚌坑、鐵坑六處,俱山東。其最佳子石出水中者,次鴝鵒眼,赤白黃色點,綠絳、環(huán)金線紋,脈理黃。白絳、青絳、青紋,眼筋短紋,火黯微斑。赤裂、黃霞、鐵線、白鉆、壓矢,色斑,龍尾佳者金星,次羅紋眉子,水舷,棗心,松紋,豆斑,角浪,劇絲,驢坑。又《研譜》稱:最佳者紅絲,出土中者,次黑角、褐金、紫金、鵲金、黑玉。
蘇易簡《研譜》
端溪研,水中者石色青,山半者石色紫,山頂者石尤潤,色如豬肝者佳。若匠者識山之脈理,鑿一窟,自然有圓石,琢而為研,其值千金,謂之紫石研。東坡銘曰:“孰形無情,石亦卵生。黃膘胞絡,以孕黝赪。”
即墨侯
文嵩《石虛中傳》:南越人,姓石,名虛中,字居然,拜即墨侯。薛稷為研,封石鄉(xiāng)侯。
馬肝
漢元鼎五年,郅支國貢馬肝石,和丹砂為丸,食之,則彌年不饑;以拭白發(fā),盡黑;用以作研,有光起。
鳳咮
東坡詩:“蘇子一研名鳳咮,坐令龍尾羞牛后?!?龍尾,溪名,出石可為研。)
龍尾研
李后主留意翰墨,所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龍尾研,三者為天下冠,當時貴之。龍尾石多產(chǎn)于水中,故極溫澤,性本堅密,扣之其聲清越,宛若玉振,與他石不同,色多蒼墨。亦有青碧者,石理微粗,以手擘之,索索有鋒芒者,尤發(fā)墨。
鴝鵒眼
《東坡筆錄》:黃墨相間,墨睛在內(nèi),晶瑩可愛者活眼;四傍漫漬,不甚精明者為淚眼;形體略具,內(nèi)外皆白,殊無光彩者為死眼?;顒贉I,淚勝死。
澄泥研
米元章云:絳縣人善制澄泥研,以細絹二重淘洗,澄之,取極細者為研,有色綠如春波者細滑,著墨不費筆。
鐵研
《藝文志》:青州以熟鐵為研,甚發(fā)墨。五代桑維翰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與喪同,故斥之。維翰鑄一鐵研,示人曰:“研敝則改業(yè)?!弊渑e進士及第。
銅雀研
魏銅雀臺遺址,人多發(fā)其古瓦,琢研甚工,貯水數(shù)日不燥。世傳云,其瓦俱陶澄泥,以絺绤濾過,加胡桃油埏埴之,故與他瓦異。
結(jié)鄰
李衛(wèi)公收研極多,其最妙者名結(jié)鄰,言相與結(jié)為鄰也。按結(jié)鄰,乃月神名,其研圓而光,故取以為喻。
紙
古帛書漢幡紙。蔡倫為麻紙,又搗故魚網(wǎng)為網(wǎng)紙,木皮為榖紙。王羲之為榖藤皮紙。王玙始以竹草造紙。晉桓玄始造青赤縹姚箋紙。石季龍造五色紙。薛濤始為短箋。
箋紙
蔡倫玉版、貢余,俱雜零布、破履、亂麻為之。經(jīng)屑表光紙。晉密香紙。大秦國出唐硬黃紙,黃柏染。段成式云藍紙。南唐后主澄心堂紙。齊高帝凝光紙。蕭誠斑文紙(采野麻、土榖)。蜀王衍霞光紙。宋黃白經(jīng)箋,碧云春樹箋,龍鳳箋,團花箋,金花箋,烏絲欄。顏方叔宋人杏紅箋,露桃紅箋,天水碧,俱砑花竹翎鱗及山水人物,元春膏箋,冰玉箋,兩面光蠟色繭紙,越剡藤苔箋,即漢時側(cè)理紙,南越海苔為之。蜀麻面、薛骨、金花、玉屑、魚子十色箋,即薛濤深紅、粉紅、杏紅、銅綠、明黃、深青、淺綠云箋。
密香紙
以密香樹皮為之,微褐色,有紋如魚子,極香而堅韌,水漬之不潰。
玉版
成都浣花溪造紙,光滑,以玉版為名。東坡詩:“溪石作馬肝,剡藤開玉版。
剡藤
剡溪古藤極多,造紙極美。唐舒元輿作吊剡溪藤文,言今之錯為文者,皆大污剡藤也。
蠶繭紙
王右軍書《蘭亭記》,用蠶繭紙。紙似繭而澤也。
赫蹄
赫蹄,薄小紙也。《西京雜記》稱薄蹄。
蔡倫紙
漢和帝時,中常侍蔡倫典作上方,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wǎng)以為紙。奏上之。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側(cè)理紙
張華著《博物志》成,晉武賜于闐青鐵研,遼西麟角筆,南越側(cè)理紙,一名水苔紙,南人以海苔為之,其理縱橫邪側(cè),故以為名。
澄心堂紙
李后主造澄心堂紙,細薄尤潤,為一時之甲。相傳淳化帖皆此紙所拓。宋諸名公寫字,及李龍眠畫,多用此紙。
薛濤箋
元和初,元稹使蜀,營妓薛濤以十色彩箋遺稹,稹于松花紙上寫詩贈濤。蜀中有松花紙、金沙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鳳紙,近年皆廢,惟綾紋紙尚存。(薛濤箋狹小、便用,只可寫四韻小詩。)
左伯紙
左伯與蔡倫同時,亦能為紙,比蔡更精。上召韋誕草詔,對曰:若用張芝筆、左伯紙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成徑丈之勢。
《墨譜》
上古無墨,竹板點漆而書。中古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齊,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為之。所以晉人多用凹心研,欲磨墨儲沉耳。
麥光
杜詩:“麥光鋪幾凈無瑕。”東坡詩:“香云藹麥光?!?麥光,紙名。香云,墨也。)
李廷珪墨
唐李超易水人,與子廷珪亡至歙州。其地多松,因留居,以墨名家,其堅如玉,其紋如犀。其制:每松煙一斤、真珠三兩、玉屑一兩、龍腦一兩,和以生漆,搗十萬杵,故堅如玉,能置水中,三年不壞。
小道士墨
唐玄宗御案上墨曰“龍香劑?!币蝗?,見墨上有小道士,似蠅而行。上叱之,即呼萬歲,曰:“小臣墨精,黑松使者是也。世人有文章者,皆有龍賓十二隨之?!鄙袭愔D艘阅仲n掌文官。
陳玄
《毛穎傳》:穎與絳人陳玄、弘農(nóng)陶弘、會稽楮先生友善,其出處必偕。
松滋侯
《長楊賦》借子墨客卿以為諷。又燕人易玄光,字處晦,封為松滋侯。
麋隃
麋隃,墨也。唐高麗貢松煙墨,和麋鹿膠造墨,名麋隃。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