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樓夢》里的“木石前盟”因為有賈母的支持,在同“金玉良緣”的競爭中一直是有優(yōu)勢的,那么面對元春賜禮,賈母是怎么挽回局面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襲人又道:“昨兒貴妃差了夏太監(jiān)出來,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叫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戲獻供,叫珍大爺領(lǐng)著眾位爺們等跪香拜佛呢。還有端午兒的節(jié)禮也賞了?!?/p>
說著命小丫頭來,將昨日所賜之物取了出來,只見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lǐng)。寶玉見了,喜不自勝,問道:“別人的也都是這個么?”
襲人道:“老太太的多著一柄香如意、一個瑪瑙枕。老爺、太太、姨太太的只多著一柄如意。你的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同數(shù)珠兒,別人都沒了。
賈寶玉聽了,顯得非常意外,不解元春端午節(jié)賜禮,為何他的禮物同寶釵的一樣,卻同黛玉的不同。對林妹妹鐘情、體貼的他,敏銳地意識到了黛玉此時的落寞,所以他,特意讓丫鬟將自己所得的禮物送去瀟湘館,任由她挑選。
只是林妹妹一向心氣高,并深知端午節(jié)賜禮的意義,更清楚寶玉所做的,除了一份安慰什么也改變不了。所以她憂傷、低迷。而寶玉,便特意前來安慰她。
只是,正在這個時候,薛寶釵卻突然從這路過,寶黛二人見她來了,都各自散開了。但沒想到的是,當(dāng)寶玉來到賈母的房間,薛寶釵再一次找了來。
原文對此,有著清晰的描述,薛寶釵離了他們二人后,先去王夫人的房間坐了一會,然后再來到賈母這里。
只是這一次出現(xiàn)在寶玉面前的寶姐姐,同以往似乎有所不同,因為一向不愛花兒粉兒的她,卻公然戴起了紅麝串。
其麝香的誘惑氣味,讓寶玉情難自禁,被她所露出的酥臂更是迷得變成了呆雁。寶釵見寶玉眼神迷離,目的達到,準(zhǔn)備離開,卻正遇見在門外站立的林妹妹,這場無聲的醋意便瞬間浸潤著整個房間。
薛寶釵戴上紅麝串,是何目的?是為了體現(xiàn)對貴妃娘娘的尊敬?但她為何特意跑到賈母處同寶玉相會?
對于這一點,或許不久后的王夫人,僅用一句話,便說出了答案。
賈元春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不僅給賈府眾人賜了禮,還特意拿出了一百二十兩銀子,讓族長賈珍帶領(lǐng)族中男子從五月初一開始,打三點平安醮。
但鳳姐一向是好熱鬧的,更喜歡看戲,只是在賈府,因為賈母的存在,所以她每次看戲都不自在。
所以,得知清虛觀打醮,鳳姐特意做了一番安排,提前讓人將其中的道士都趕出去,并邀請黛玉、寶玉等人一同去看戲。
巧合的是,地點也是賈母的房間。
所以正在她們熱烈討論的時候,賈母走了出來,極力支持鳳姐,并特意要求薛姨媽母女一同前去。
連賈母、王熙鳳都出動了,賈府眾多的媳婦、丫鬟們,如何不心動?
只是,一向不離賈母的王夫人,卻破例缺席了,其原因:一是身體近來不適;而是預(yù)料元春會派出人來。
但面對賈母的熱情,她卻說出了這樣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王夫人因一則身上不好,二則預(yù)備著元春有人出來,早已回了不去的;聽賈母如今這樣說,笑道:“還是這么高興?!币虼虬l(fā)人去到園里告訴:“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p>
賈母支持鳳姐前往清虛觀看戲,為何在王夫人這里。卻變成了“還是這么高興”?難道此時的賈母,應(yīng)該傷感、應(yīng)該落淚才正常?
而讓王夫人如此推測的依據(jù)是什么?回顧前后文,答案不言而喻,其指的,正是端午節(jié)賜禮。
似乎,元春端午節(jié)賜禮,已經(jīng)決定了寶玉的婚姻,“金玉良緣”一事,只得今日元春派來的人傳來口諭便成了。
因此,從王夫人的這句話中,我們也能理解了,為何寶釵為突然一改本性,不僅戴上紅麝串,還特意跑到賈母的房間調(diào)戲?qū)氂窳恕?/p>
小人得志,一向如此,只是,勝敗真的落下了帷幕了嗎?面對這一幕,依然如往日一樣開朗的賈母,她就能無動于衷的看著外人欺負(fù)外孫女?
其實,在原文中,明確顯示了賈母應(yīng)對元春賜禮之法,而正是因為這兩點,才讓王夫人與寶釵等人空歡喜一場。
那么,賈母所做的兩個應(yīng)對之法究竟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讓寶玉面見賈元春。
元春端午節(jié)賜禮給予眾人的禮物,都是用黃布裝飾好的,而賈寶玉的,是從賈母這里領(lǐng)過來的;而其余的,則是在王夫人的房間。
因此,對于不少朋友認(rèn)為元春端午節(jié)賜禮有可能是王夫人從中做了手腳,這一點是不現(xiàn)實的。
但是,面對這一幕,賈母卻特意讓襲人給寶玉帶話,讓他明日一早面見元春致謝,這一個細(xì)節(jié)。值得我們細(xì)品。
襲人道:“昨兒拿出來,都是一分一分的寫著簽子,怎么就錯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來著,我去拿了來了。老太太說明兒叫你一個五更天進去謝嗯呢?!睂氂竦溃骸白匀灰咭惶恕!?/p>
讓寶玉面見元春,顯然是打破這種局面最好的方式,畢竟,解鈴還須系鈴人;賈元春在未進宮前,便對弟弟寶玉疼愛有加,如今,面對他的終身大事,又怎么會不在乎弟弟的感受呢?
因此,一旦寶玉面見元春,一旦他表露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想來,賈元春出于對弟弟的疼愛,也會再做斟酌,而不會果斷賜婚。
2、賈母通過婉拒張道士提親,以寶玉命中不宜早娶,給予了“金玉良緣”最直接的回?fù)簟?/p>
面對元春端午節(jié)賜禮,賈母不僅想出了讓寶玉去做元春的思想工作,為了以絕后患,她還想出了另外一個法子,從“金玉良緣”的緣來入手,給它以精準(zhǔn)打擊。
清虛觀打醮,當(dāng)張道士為十五歲的女子給寶玉提親時,賈母以寶玉命中不宜早娶,不僅婉拒了這門親事,也讓王夫人、寶釵等人徹底的空歡喜一場。
說畢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的到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dāng),到也配得過。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說。”
賈母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張道士為十五歲的女孩想撮合寶玉的婚姻,然而賈母卻以寶玉命中不宜早娶為由拒絕,這是賈府的共識。因為賈政的長子賈珠,正是因為早娶才不幸夭折的。
最有意思的,還有這兩點。
其一:不久前,賈母剛為寶釵過十五歲生日。如今,賈母婉拒張道士提親,用意不言而喻。
其二:寶玉命中不宜早娶這樣的論斷,是誰說出的?正是一個眾人未曾見過的和尚。而恰好,薛姨媽母女在賈府鼓吹的“金玉良緣”,寶釵所戴的金項圈上的吉利話,正是由和尚所賜
可見,賈母即便是婉拒的理由,也是直刺“金玉良緣”的命脈。
小結(jié):
面對元春賜禮,林妹妹失落傷感;王夫人、寶釵卻異常興奮。只是,那個本該情緒低落的賈母,卻依然淡定樂觀,為何?因為老練的她,面對這一幕,早已胸有成竹。
所以賈母,僅用兩個小計,便將王夫人、寶釵的熱情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