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是明代杰出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y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采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y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jié)以前本草學(xué)成就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作者長期學(xué)習(xí)、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xué)知識,經(jīng)過實踐和鉆研,歷時數(shù)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xué)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xué)資料,提出了較科學(xué)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并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xué)著作。
本草綱目·第七卷·金石部·丹砂
【釋名】
又叫朱砂。
【集解】
[別錄說]丹砂出產(chǎn)于符陵山谷,即涪州,屬于重慶。也有出自廣州、臨州的。其中以光明瑩澈的為最好。像云母片的,稱為云母砂。像樗蒲子、紫石英的,稱為馬齒砂,也好。像大小豆及大塊圓滑的,稱為豆砂。細小碎末的,稱為末砂。這二種不可服食,但可用于畫畫。[時珍說]張果的《丹砂要訣》中講,丹砂,萬靈之主,蘊藏在南方?;蛱柗Q赤龍,或以朱鳥為名。上品出自辰、錦二州的石穴,中品出自交、桂,下品出自衡、邵。名稱有很多,但清濁形體各異,真?zhèn)尾煌?。辰、錦的丹砂為上品,生于白石床之上,十二枚為一座,顏色如蓮花苞,光明耀眼。也有九枚為一座。七枚、五枚為一座的稍次。每座中大的為主,四周小的為臣,朝護環(huán)拱著。四面的雜砂有一二斗,其中有芙蓉頭成顆的,也列入上品。還有像馬牙一樣光明的,是上品;有像云母般透出白光的,是中品。另有紫靈砂,圓長似筍而紅紫,為上品;石片棱角生青光的,為下品。交、桂所出的,只是從座上及打石而得,形似芙蓉頭而表面光明的,也是上品;成顆粒狀而透明的,為中品;成片段不明澈的,為下品。衡、邵所出,雖是紫砂,但從砂石中而得,也為下品。此外有一種溪砂,出自溪州砂石之中;土砂,產(chǎn)在土穴之中,土石相雜,故不列入上品,不可服用。唐代李德裕《黃冶論》載,光明砂,是天地自然之寶,蘊藏在石室之間,產(chǎn)于有靈氣的砂床之上。如初生芙蓉,紅芭未拆。細小的呈環(huán)拱狀,大的在中間,有辰居之象,君臣之位。光明外澈,采掘它的人,尋找石脈而求取,這是大自然的造化所鑄成的。
【修治】
[時珍說]修治丹砂的方法:用上好的丹砂研成末,流水飛酒三次后使用。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治身體五臟百病,養(yǎng)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輕身如神仙。通血脈,止煩滿消渴,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瘺諸瘡。鎮(zhèn)心,主尸疰抽風(fēng)。潤心肺。解胎毒痘毒,驅(qū)邪瘧。
【發(fā)明】
[時珍說]夏子益《奇疾方》載,凡是人覺得身外有身,同行同臥,分不出真假的,這是得了離魂病??捎萌藚?、辰砂、茯苓,濃煎后每天飲,則真身氣爽,假身自化?!额惥帯分v,錢丕少卿夜多噩夢,通宵不睡,認為遇邪了。偶遇鄧州推官胡用之,胡用之說:以前我也經(jīng)常如此,有個道士教我戴上如箭鏃的辰砂,十天過后就好了,以后四、五年不再有夢。于是解開發(fā)髻取出絳囊送給錢丕。此后錢丕夜晚再無噩夢,神魂安靜?!兜罆贩Q丹砂能辟惡安魂,以上可為證。
【附方】
1. 服食丹砂。三皇真人煉丹方:丹砂一斤,研末重篩,用醇酒浸泡如泥狀。銅盤盛。干燥后又用酒浸泡如泥,遇有陰雨疾風(fēng)就收藏。然后倒入三斗酒,曬干,三百日后當(dāng)呈紫色。然后齋戒沐浴七日,在清靜的房間和麻子大的飯丸,每天清晨對著太陽吞三丸。一月后三蟲出,半年諸病愈,一年須發(fā)黑,三年如神仙。
2. 明目輕身。去三尸蟲,除癩瘡。美酒五升,浸朱砂五兩,五宿,曬干研末,以蜜制丸如小豆大。每次二十,白湯下。久服見效。
3. 神注單方。白茯苓四兩,糯米酒煮,軟竹刀切片,陰干研末,入朱砂末二錢,以乳香水調(diào)糊制丸梧子大,朱砂二錢為衣。陽天二丸,陰天一丸。溫酒下。
4. 預(yù)解痘毒。初發(fā)時或未出時,以朱砂末半錢,蜜水調(diào)服。令多的變少,少的化無,重者變輕。
5. 小兒驚熱,夜哭。朱砂半兩,牛黃一分,研末。每次一字,薄荷湯下。
6. 癲癇狂亂。歸神丹:治一切驚擾,思慮多忘,及一切心氣不足。豬心兩個,切,入大朱砂二兩、燈心草三兩在內(nèi),以麻扎,放在石器里煮一伏時,取砂為末,以茯神末二兩,酒打薄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九至十五至二十五丸,麥門冬湯下,甚者,乳香、人參湯下。
7. 傷寒發(fā)汗。治傷寒、時氣、瘟疫,頭痛脈盛。取真丹一兩,水一斗,煮一升,頓服,覆被取汗。霍亂轉(zhuǎn)筋。身冷,心下微溫。朱砂研二兩,蠟三兩,和丸著火籠中熏之,周圍厚覆,勿令煙泄。兼床下著火,令腹微暖,良久當(dāng)汗出而蘇。
8. 諸般吐血。朱砂、蛤粉等分,為末。酒服二錢。又方:丹砂牛兩,金箔四片,蚯蚓三條,同研,丸小豆大。每冷酒下二丸。
9. 妊婦胎動朱砂末一錢,和雞子白三枚,攪勻頓服。胎死即出,未死即安。普濟方。子死腹中不出。朱砂一兩,水煮數(shù)沸,為末。酒服立出。
10. 沙蜂叮蜇。朱砂末,水涂之。
11. 木蛭瘡毒。南方多雨,有物說木蛭,大類鼻涕,生于古木之上,聞人氣則閃閃而動。人過其下,墮人體間,即立成瘡,久則遍體。唯以朱砂、麝香涂之,即愈。
12. 產(chǎn)后舌出不收。丹砂敷之,暗拂盆盎作墮地聲驚之,即自收。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