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家喻戶曉。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梁山一百單八將,真正能算得上好漢的屈指可數(shù),于是就有了“梁山只有三條好漢”或“梁山好漢三條半”的說法,鄆城縣馬兵都頭、美髯公朱仝也被一部分人評為梁山三條好漢之一。
好漢不等于好人,梁山三條好漢或三條半好漢指的卻是好人——起碼不能是惡人,我們細看美髯公朱仝的所作所為,就會發(fā)現(xiàn)他絕不是什么好人,更不是一個稱職的都頭。此人身負(fù)三宗罪惡,在任何朝代都應(yīng)該抓捕入獄,把他列為梁山三條好漢之一,花和尚魯智深肯定有意見。
事實上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跟朱仝也算半個或一個同行,但是他們在梁山上卻既無交情也無交集,在魯武二人眼中,美髯公朱仝和黑旋風(fēng)李逵或許是一類人,只不過朱仝長得道貌岸然一些而已。
金圣嘆在點評《水滸傳》的時候,把黑旋風(fēng)李逵與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小李廣花榮、活閻羅阮小七、青面獸楊志、大刀關(guān)勝都評為“上上人物”,卻把朱仝評為“上中人物”,這就是認(rèn)為朱仝其實還真比不上屠滅扈家莊、砍殺四歲孩童的黑旋風(fēng)李逵。
金圣嘆眼中的九個上上人物中有幾個好人,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鄆城縣重要的執(zhí)法人員、馬兵都頭美髯公朱仝有多道貌岸然、罪行累累。
小說中的美髯公朱仝確實長得正氣凜然:“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須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guān)云長模樣:義膽忠肝豪杰,胸中武藝精通。超群出眾果英雄。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fēng)。面如重棗色通紅。云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p>
朱仝有義膽忠肝嗎?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fā)現(xiàn)他連一個忠于職守的人都算不上,就更別提忠君報國了。
朱仝身為鄆城縣馬兵都頭,職責(zé)就是捕盜安民,但是他真正看見了官府將的盜賊,不但不抓,還給對方指了一條“明路”:“保正,你兀自不見我好處。我怕雷橫執(zhí)迷,不會做人情,被我賺他打你前門,我在后面等你出來放你。你見我閃開條路讓你過去。你不可投別處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p>
僅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看出朱仝是比雷橫還黑的“黑衙差(衙差應(yīng)該用一個字代替,怕有人說我影射)”。
不但放跑盜伙,還讓他們上梁山落草為寇,朱仝屬于公門中人私通、結(jié)交匪類,已經(jīng)突破了衙差的底線——有這樣的人當(dāng)都頭,鄆城縣的治安還能好得了嗎?
有人說《水滸傳》原本就不是教人學(xué)好勸人向善的,比如及時雨宋江和黑旋風(fēng)李逵,殺了那么多無辜百姓,最后作者當(dāng)作英雄好漢,頭等昏君趙佶也被寫為“至圣至明”,可見此書原本就沒把老百姓的疾苦和性命放在眼里。
朱仝之惡,還不僅僅是結(jié)交匪類私放晁蓋、宋江、雷橫這樣的殺人犯,他作為一個執(zhí)法人員,還弄權(quán)枉法,在宋江與閻婆惜命案中扮演了仗勢欺人的角色:“朱仝自湊些錢物把與閻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狀。這婆子也得了些錢物,沒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將若干銀兩,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書不要駁將下來?!?/p>
朱仝這種行為,在有權(quán)有勢的人眼里是“義氣”,但是身受衙差欺壓的百姓應(yīng)該都看得明白:朱仝就是利用手中的金錢和權(quán)力,把受害人家屬擺平了,閻婆惜的母親“沒奈何”,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老百姓,都奈何不得像朱仝那樣的執(zhí)法人員——如果不聽朱仝“好言相勸”,那后果是顯而易見的: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爭,朱仝既有錢又有權(quán),自然可以橫行無忌,閻家老嫗要是敢不給朱都頭面子,自己橫尸街頭,也只會被上報為急火攻心因病身亡。
朱仝結(jié)交匪類、弄權(quán)枉法是歷朝歷代惡黑衙役的慣常做法,在江湖中人看來可能還算不上大罪惡,但是在尋常百姓眼里,那就是比強盜還可怕的兇神,在石碣村艱難度日的底層百姓阮氏三雄對他們也是恨入骨髓:“如今那官司(指的是朱仝雷橫那樣的公門中人),一處處動彈便害百姓。但一聲下鄉(xiāng)村來,倒先把好百姓家養(yǎng)的豬羊雞鵝,盡都吃了,又要盤纏打發(fā)他。如今也好,教這伙人奈何。那捕盜官司的人,哪里敢下鄉(xiāng)村來?若是那上司官員差他們緝捕人來,都嚇得尿屎齊流,怎敢正眼兒看他?!?/p>
一般來說,衙差們一生也就會做三件事:奉承上官、結(jié)交匪類、欺壓百姓。朱仝怎樣跟上官搞好關(guān)系,一開始還真看不出來,但是結(jié)交匪類和欺壓百姓這樣的事情肯定沒少干,如果關(guān)羽知道宋朝出了一個惡黑衙差跟自己長相差不多,肯定感謝龐德的兒子龐會替自己免除了后顧之憂:美髯公朱仝和大刀關(guān)勝都不是我的后人。
衙差有江湖氣,這很正常,但即使是作為一個江湖中人,美髯公朱仝也是不合格的——這就是他身負(fù)的第三宗罪惡:有恩不報,有仇也不報。
朱仝做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被刺配滄州后,迎來了對他最好的滄州知府,而這位滄州知府也被朱仝的道貌岸然蒙蔽,這才導(dǎo)致了愛子被殺。
滄州知府久在官場,不知江湖險惡,更不知衙差無情,他只看到了朱仝“一表非俗”,卻沒想到朱仝大撒金錢的深層原因:“那滄州府里,押番、虞侯,門子、承局,節(jié)級、牢子,都送了些人情,又見朱仝和氣,因此上都歡喜他?!?/p>
朱仝“很會來事兒”,知府也很放心地把四歲小衙內(nèi)托付給了他,卻沒想到連《宋刑統(tǒng)》都不放在眼里的朱仝,也不會把自己的信任當(dāng)回事兒,于是在小衙內(nèi)被殺后,朱仝直接跑上了梁山。
滄州知府對朱仝有恩,宋江李逵跟朱仝有仇,結(jié)果是朱仝上了梁山與仇人言笑晏晏,全然不管痛失愛子的滄州知府搶地呼天——如此恩怨不分,又怎能算得上是一條好漢?
朱仝之所以被有些人追捧,一方面是被他道貌岸然的外表迷惑,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歷朝歷代的烏鴉都是一般黑,朱仝灰肚白脖,就被吹成了鳳凰。
讀者諸君請試想一下:如果是李逵殺了小種經(jīng)略相公的衙內(nèi),或者殺了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孩子,魯智深武松怎肯善罷甘休?
朱仝是黑暗宋朝惡黑衙差的代表,連包青天也會被他們忽悠,但是讀者諸君都是明白人,當(dāng)然知道如果朱仝那樣的人在官府中得勢,會對地方治安造成怎樣的破壞。
身負(fù)三宗罪惡的朱仝被評為梁山三條好漢之一,這肯定難以服眾,且不說他的人品跟魯智深有天壤之別,也比不上九紋龍史進和拼命三郎石秀,就是有濫殺無辜之嫌的行者武松,也會對朱仝嗤之以鼻:受人點水之恩當(dāng)以涌泉相報,被人栽贓陷害必須不死不休,老朱這件事,做得真不夠爺們兒!
實事求是地說,朱仝雖然惡黑,但是比起其他“梁山好漢”來,還算勉強看得過去,我們要是把宋江、吳用、李逵、董平、王英的所作所為都展示出來,稍有正義感的人都會恨不得將他們?nèi)f剮凌遲食肉寢皮。
朱仝只是壞人中不太壞的一個,讓他位列“梁山三條好漢”,是對另外兩人的侮辱。但是這里面也有一個問題:朱仝不配被稱為三條好漢之一,那么梁山三條或三條半好漢,除了魯智深還有誰?另外兩個或兩個半名額,是該給武松史進,還是給石秀阮小七?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