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是明代杰出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y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采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y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鉆研,歷時數(shù)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并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七卷·金石部·鐵落
【釋名】
又稱鐵液、鐵屑、鐵蛾。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風熱惡瘡,瘍疽瘡痂,疥氣在皮膚中。除胸膈中熱氣,食不下,止煩,去黑子,可以染皂。治驚邪癲癇,小兒客、陴、消食及冷氣,并煎服之。主鬼打鬼疰邪氣,水漬沫出,澄清,暖飲一、二杯。炒熱投酒中飲,療賊風痙。又裹以熨腋下,療狐臭,有驗。平肝去怯,治善怒發(fā)狂。
【發(fā)明】
[時珍說]按照《素問·病能論》中所說:帝說: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說:生于陽也。陽氣者,暴折而不決,故善怒,病名陽厥。說:何以知之?說: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治之當奪其食則已。夫食人于陰,長氣于陽,故奪其食即已。以生鐵落為飲。天生鐵落者,下氣疾也。此素問本文也,愚嘗釋之云:陽氣怫郁而不得疏越,少陽膽木,挾三焦少陽相火、巨陽陰火上行,故使人易怒如狂,其巨陽、少陽之動脈,可診之也。奪其食,不使胃火復助其邪也。飲以生鐵落,金以制木也。木平則火降,故說下氣疾速,氣即火也。又李仲南永類方云:腫藥用鐵蛾及針砂人丸子者,一生須斷鹽。蓋鹽性濡潤,腫若再做,不可為矣。制法:用上等醋煮半日,去鐵蛾,取醋和,蒸餅為丸。每姜湯服三、四十丸,以效為度。亦只借鐵氣爾,故日華子云煎汁服之。不留滯于臟腑,借鐵虎之氣以制肝木,使不能克脾土,土不受邪,則水自消矣。鐵精、鐵粉、鐵華粉、針砂、鐵漿入藥,皆同此意。
【附方】
小兒丹毒煅鐵屎研末,豬脂和敷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