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對于賈母的筆墨是十分多的,但是對于賈政的筆墨并不是很多,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關于《紅樓夢》中賈母和賈政的關系,大家普遍的認知是賈政對賈母很尊敬,畢竟賈政深受儒家“以孝為先”思想的影響,而書中有不少情節(jié)都可以證實這一點,比如第二十二回“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賈母因為看見賈政煩悶,恐他拘束了眾人的興致,便令賈政先回,賈政連答了好幾個“是”字才退走,書中此種情節(jié)不再少數,但是真的能說明賈政對賈母沒有一點怨言嗎?
答案是否定的,賈政對賈母的很多作為都是很反感的,在“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中,賈母之所以能在賈府一呼百應,一方面是因為賈母是唯一一個從賈府全盛時期走來的人,因此也賈府維系與上層社會連接的唯一紐帶,且封建社會“以孝為先”思想的影響,更加深化的賈母的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男權社會中,男人權力集中在“社會權力”上,而對于家庭權力,則是女性的天下,《紅樓夢》這本書主要是圍繞賈府內部展開,因此我們會產生一種賈母是賈府最高領導人的錯覺。
如果“社會權力”與“家庭權力”能分得湯清水利,那么自然沒什么,但是兩者一旦發(fā)生交集,那么必定會產生沖突,而賈政和賈母的沖突則來源于這兩種權力的唯一的交集——賈寶玉!
賈政和賈母在如何教育賈寶玉這件事情上分歧很大。因為賈母的溺愛,賈政一直不敢對寶玉管教太嚴,而寶玉又是唯一一個能承擔家族重任的賈府后裔,因此對他的教育格外重要,于是賈政的“社會權力”與賈母的“家庭權力”發(fā)生了嚴重的沖突,沖突一直有,只是需要一個事件將其揭開,曹雪芹很睿智地安排了“賈政笞撻寶玉”這一情節(jié)作為揭露賈政與賈母沖突的切入點。
第三十三回“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中,因為忠順王府索要琪官,加上賈環(huán)的言語挑唆,賈政終于忍無可忍,命人用板子大打寶玉,期間有一處細節(jié)著實有趣,值得回味。
王夫人哭道:“寶玉雖然該打,老爺也要自重!打死寶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時不自在了,豈不事大?”賈政冷笑道:“到休提這話!我養(yǎng)了這不肖的孽障,已經不孝......不如趁今日一發(fā)勒死了,亦絕將來之患?!闭f著,便要拿繩子來勒死。——第三十三回
這處細節(jié)有趣在何處?
賈政本來對寶玉只是打板子而已,聽見王夫人拿賈母來說事,冷笑一聲,便要拿繩索過來勒死寶玉,為什么不提賈母還好,一提賈母反而讓事情更加嚴重了呢?因為賈政對賈母教育觀的反感由來已久,如今聽見王夫人用賈母來要挾自己,觸碰自己的痛點,如何能不怒?
而站在客觀角度,賈政并沒有錯,他想教育兒子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振興賈府,而賈母溺愛寶玉,因為寶玉長得很像死去的國公爺,這也可以理解,但是兩者一旦發(fā)生沖突,便成了一個死扣,賈政身為人子只能妥協(xié),但不代表他內心沒有波瀾!
而賈母聽聞寶玉被打,急忙趕來,更是將這個故事推向了高潮,賈母的話里話外都是對賈政的諷刺和不滿,我們可以細細品味下賈母所說的話。
賈母厲聲說道:“你原是和我說話!我到有話吩咐,只是可憐我一生沒養(yǎng)個好兒子,卻教我和誰說去!我猜著,你是厭煩我們娘兒們,不如我們趕早離了你,大家干凈?!?.....賈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寶玉年紀小,你疼他;他將來長大成人,為官做宰的,也未必想著你是他母親了,你如今到不要疼他,只怕將來還少生一口氣呢。”——第三十三回
賈母的話句句都是賈政的痛點,先用“不孝”之名壓制賈政,后又含沙射影,用寶玉將來的不孝來暗指賈政眼前的不孝,立刻將賈政架上了一個大逆不道的位置上,讓他下不來臺,最終只能跪下祈罪,并聲稱以后再也不打寶玉了。
這件事便以賈母的勝利而告終,但是賈政內心深處真的服氣嗎?我看并沒有,他的認輸是被“不孝為大”的禮教給壓制而來的,而不是心甘情愿,他始終認為讓寶玉走上仕途正道才是最重要的,可是這番苦心卻被賈母一一打碎,母子之間看似一團和氣,其實貌合神離,尤其是賈母的那句“只是可憐我一生沒養(yǎng)個好兒子”,不僅是罵賈政,更是順帶連老大賈赦也一起罵了,可見家庭內部矛盾之深,母子關系只靠著“以孝為大”四字也維系。
而從更深的層次來看,賈政和賈母的這次沖突,以賈母的勝利告終,似乎已經注定了賈府最終滅亡的結局,因為賈母的地位之所以高,是因為后輩人官位勢小,賈家已經開始走向頹勢,因為才會讓賈府第三代唯一的長者賈母成為賈府內部的最高領導人,古人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賈府只能靠賈母來維系與上層社會的聯(lián)系,后輩并無能接棒之人,不滅亡還能如何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