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讀過《水滸傳》的人對智取生辰綱的生動故事都難以忘懷,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這段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事實上,智取生辰綱的故事遠沒有你我想的那樣簡單。
押運生辰綱是難題
時逢太師蔡京生辰,身為女婿的梁中書可不得趁此良機在老丈人面前好好地表現(xiàn)一番,若是討得了太師歡心,想必以后的官場也會通順不少。
念及此,梁中書興沖沖地便開始安排給岳父大人送上一份生辰大禮。但是問題來了,去年的壽禮太師連面都沒見著就在路上被人給劫去了,萬一這次又被劫了可怎么辦?
梁中書為此很是發(fā)愁,忍不住跟媳婦吐苦水,道:
“上年收買了許多玩器并金珠寶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盡被賊人劫了,枉費了這一遭財物,至今嚴捕賊人不獲。今年教誰人去好?”
壽禮必定是要送的,不然便會顯得自己輕慢于太師,但是派誰送呢?
這時,梁中書想到了被自己提拔的楊志。
楊志何許人也?他祖上有名,是名門楊家將的后代。武藝高強的楊志經(jīng)武舉官至制使官,后為宋徽宗押送花石綱不力,花石綱沉入黃河,不能復命只得逃難;又因花錢買官不成殺了人,被發(fā)配到了大名府。
沒曾想,在大名府時落魄不已的楊志竟然受到了梁中書的看重提拔。楊志武功超群,自己又對他有知遇之恩,為還恩情必定會對自己忠心不已,出于如此考量,梁中書可算是定下了押送壽禮的人選,解決了這一棘手難題。
于是,楊志帶著梁中書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踏上了去往京師賀壽之路。
吳用智取生辰綱
為安全護送生辰綱,楊志煞費苦心,殫精竭慮。為隱藏行蹤,他要求隨行眾人改頭換面,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為防患于未然,他根據(jù)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時間——一開始是趁涼行路,后來到了人煙荒蕪的山路地帶,改為辰時動身申時歇息,天正熱時還要趕路,而且不允許大家在黃泥崗的松林里休息。
此外,為防止內(nèi)部不和,眾人生出異心,他還要求梁中書給予自己調(diào)度之權(quán),統(tǒng)一指揮押送生辰綱的軍士們。
顯然,楊志能做出這些準備也絕非是個空有武藝沒有頭腦之人。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楊志竭盡全力保護的生辰綱最終還是被梁山好漢們劫了去。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前面已經(jīng)提到,楊志武功高強,曾經(jīng)和“馬上林沖”大戰(zhàn)數(shù)十回合不分勝負,且其他押送生辰綱的軍士也是由他精挑細選過的,武藝也不會弱到哪兒去。
而晁蓋、吳用兩人皆是智謀型人才,武斗從來不是他們的強項,其余五人縱使實力再強,然寡不敵眾,更別說敵方還都是武功不俗之人,要想奪了這生辰綱卻也不是百分百勝算的。
意識到了這一點,梁山眾人們明白要奪得生辰綱,智取是最佳選擇。
那么,究竟是何種手段瞞過了這千防萬防的楊志?
原來,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這七個人為楊志等人準備了兩桶酒,這七位好漢先是當著楊志眾人的面兒喝了一桶酒,劉唐更是揭了桶蓋子又舀了半瓢酒喝,為的就是消除楊志等人的疑慮,須知此時酒里還未下藥。
待到楊志等人放松警惕之后,吳用方去了松林取出早已經(jīng)藏好的迷藥,將其灑在舀酒的瓢里,他用這摻了藥的瓢又去舀了酒,假意要喝。
此時白勝一把將瓢奪過,將瓢里的酒倒入了酒桶之中。七人配合無間,演了一出瞞天過海的好戲。
于是,縱有千慮也被盡數(shù)打消,楊志一行人終究還是飲下了這加了猛料的酒。不料,喝完酒之后的楊志等人立時便頭重腳輕,身體軟如爛泥,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吳用七人將這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盡數(shù)收入囊中,掙扎不得。
這便是“智取生辰綱”。
看了吳用巧計謀得生辰綱,各位看官們想必都會生出“楊志無智,吳用有用”的感嘆。然而若只看出了這一點,斷斷不能算是看懂了水滸,須知,水滸傳里江湖的水遠比你我想的要深。
梁中書監(jiān)守自盜?
前文提到,梁中書和楊志都對這生辰綱寶貝得緊,那么晁蓋、吳用等人又何以知道有這“一通富貴”,甚至連具體線路都知道,早早地便準備好了,只待楊志入甕?
走漏風聲之人無非梁中書或楊志,在此二者中必有一人泄露了消息。
先看楊志。彼時,楊志被發(fā)配到大名府,正經(jīng)歷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在這時候,梁中書向他伸出了一只手,拉了他一把,他得梁中書提攜,正看到了仕途中的轉(zhuǎn)機。
楊志出身不低,還曾官至制使官,看到轉(zhuǎn)機的他必定不會放過重續(xù)當日風光的機會。既幾經(jīng)猶豫后還是應(yīng)下了這門差事,那他絕計是想不負梁中書所托的。
一來,若成功地將生辰綱押送到了京師,那他便也算是報了梁中書的提攜之恩;二來,經(jīng)此一事,他對梁中書的忠心亦可明鑒,以后梁中書也必不會苛待了他,他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而若是生辰綱被劫,一來他會在軍中失了威信,縱是你武功再高卻連個押運之事都辦不好,還有何服眾之力?二來他會失去梁中書的信任,要知道,梁中書于楊志可謂是他要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若沒了梁中書的信任,往后他還能有什么平步青云的可能?
是以,泄露生辰綱信息于楊志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那么,故意為之的必然就是梁中書本人了。
首先,知曉這次押運計劃的只有梁中書與楊志二人,經(jīng)前面分析,楊志泄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梁山七人能知曉這一計劃,且連路線等細節(jié)都能掌握,只能是從梁中書這里透露的。
這并不是梁中書第一次為老丈人賀壽,實際上,去年他就已經(jīng)做了一回十萬貫金銀珠寶盡為他人財物的冤大頭了。
且要知道,去年劫了生辰綱的劫匪們?nèi)匀诲羞b法外,并未被捉拿歸案。這種情況下,你說梁中書害不害怕這生辰綱又被劫了?
顯然,他為此擔驚受怕,憂慮不已。要如何才能確保生辰綱的安全呢?
為此,他很有可能想到了監(jiān)守自盜。試想,若梁中書故意放出押運生辰綱的消息,且安排了人專門去劫,那么劫來劫去,生辰綱始終還是自己的財產(chǎn),不會重蹈去年覆轍。而在太師那頭,大可以將罪責都推到劫匪身上去,禮數(shù)我都盡了,奈何天不遂人愿,我又有什么辦法呢?
因此,有理由懷疑,就算沒有晁蓋、吳用等人劫走生辰綱,也會憑空冒出一幫劫匪來做了這件事。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梁中書終究竹籃打水一場空,不知怎么地竟把消息透露給了梁山好漢,又一次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取非其有官皆盜,損彼盈余盜是公?!标P(guān)于生辰綱被盜后的去向,令許多讀者失望的是,晁蓋等人取得生辰綱并非出于劫富濟貧,到手之后也并沒有用之于民,而是將這些被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盡作個人之物,揮霍享用。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劫與不劫,這生辰綱在梁中書手里、在太師手里還是在晁蓋等人手里,又有何區(qū)別?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