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賞所以存勸,罰所以示懲,吾欲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賞信罰必于耳目之所聞見,則所不聞見者莫不陰化矣。夫誠,暢于天地,通于神明,而況于人乎!”
【譯文】
文王問太公說:“獎賞是用來鼓勵人的,懲罰是用來警誡人的,我想用獎賞一人來鼓勵百人,懲罰一人以警誡大眾,應該怎么辦呢?”
太公回答道:“獎賞貴在守信,懲罰貴在必行。獎賞守信,懲罰必行,是人們耳朵能聽到、眼睛能看見的。即使是沒有聽到和看見,也都會因此而潛移默化了”。誠信能夠暢行于天地之間,上通于神明,更何況是對人呢?”
【例證】
信賞必罰是執(zhí)行和嚴明軍紀的一項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存勸”、“示懲”之效。春秋時期齊國將軍司馬穰苴斬莊賈的故事就是這方面的一個著名例證。
周景王十四年(前531年),晉、燕兩國從西南和北方進犯齊國,齊軍連連敗北,齊國上下震動。齊景公為扭轉戰(zhàn)局,召集滿朝文式商討對策。宰相晏嬰認為司馬穰苴文能服眾、武能威敵,如讓他擔任將軍,必能擊敗來犯之敵。齊景公于是任命司馬穰苴為大將,帶兵迎敵。
穰苴受命后,沒有立即出兵。他知道齊軍素來散漫,紀律松弛,如果不先整肅軍紀,很難取得勝利。因此他向景公建議:“我出身低微,一下子就當了將軍,恐怕有些將士會不服氣。希望能派一位地位高貴的大臣當監(jiān)軍?!饼R景公當即指令寵臣莊賈任監(jiān)軍。穰苴與莊賈約定,次日中午在軍營會合。
第二天,齊國軍隊齊集軍營,穰苴一面整頓隊伍,一面立起標桿漏壺計算時間,等待莊賈到來??墒乔f賈自恃是景王寵臣,驕橫自大,金不把平民出身的穰苴放在眼里,竟然赴為他餞行的宴會去了。中午一到,穰苴便撤去漏表,檢閱部隊,部署任務,申明軍紀,然后進行操練。直到天色日暮,醉熏熏的莊賈才姍姍來到軍營。
按照軍法,在軍情緊急時,誤期遲到的應當斬首。穰宜當即依照軍法將莊賈斬首示眾。景公聞訊,急派使者前來命令赦免莊賈。穰苴以“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駁回,并且以使者駕車在軍營中橫沖直撞違犯軍紀為由,轎殺使者仆從,砍斷使者車廂的木柱,殺死車左的挽
馬,以示軍法嚴峻,不容違犯。這一舉動,極大地震動了全軍,給將士們以深刻教育。自此,齊軍軍紀得到整肅,做到了令行禁止。穰苴率領這支軍紀嚴明的部隊出動之后,很快收復了失地,獲得了勝利。
六韜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據(jù)說是中國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xiàn)。最早明確收錄此書的是《隋書·經(jīng)籍志》,題為“周文王師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呂望。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