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說集,那么其中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九則表達了一個什么道理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原文
南郡龐士元①聞司馬德操②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wù)煞蛱幨?,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zhí)絲婦之事③!”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④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⑤;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⑥。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shù)十,然后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⑦。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⑧?!笔吭唬骸捌蜕鲞叴耿幔岩姶罅x。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⑩?!?/p>
字詞注釋
①龐士元:龐統(tǒng)(179年—214年),字士元,漢時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曾任南郡功曹,年輕時曾去拜會司馬德操(司馬徽),司馬徽很賞識他,稱他為鳳雛。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
②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jīng)學。有“水鏡先生”之稱。曾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備受世人尊重。
③帶金佩紫:帶金印佩紫綬帶,指做大官。綬(shòu)帶,就是絲帶,是用來拴金印的。秦漢時,丞相等大官才有金印紫綬。洪流之量:比喻才識氣度很大。
④邪徑:斜徑,小路。
⑤伯成:復(fù)姓伯成,名子高。據(jù)說堯做君主時,伯成子高被封為諸侯。后來禹做了君主,伯成認為禹不講仁德,只講賞罰,就辭去諸侯,回家種地。耦耕:古代的一種耕作方法,即兩人各扶一張犁,并肩而耕。后泛指務(wù)農(nóng)。
⑥原憲(前515年—前?):孔子弟子,字子思。據(jù)說,他在魯國的時候,很窮,住房破破爛爛,用桑樹枝做門上的轉(zhuǎn)軸。他不求舒適,照樣彈琴唱歌。
⑦許、父:許由、巢父。巢父,是許由的朋友,堯也想把職位讓給他,他不肯接受。夷、齊: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兄弟倆互相讓位,不肯繼承,結(jié)果都逃走了。后來周武王統(tǒng)一天下,兩人因反對周武王討伐商紂,不肯吃周朝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所以:相當于“……的原因”。
⑧竊秦:戰(zhàn)國末年,呂不韋把一個懷孕的妾獻給秦王子楚,生秦始皇嬴政。嬴政登位后,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這就是所謂竊秦。千駟之富:古時候用四匹馬駕一輛車,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叫駟。千駟,指有一千輛車,四千匹馬。《論語·季氏》說:齊景公有四千匹馬,可是死了以后,人民覺得他沒有什么德行值得稱贊。
⑨邊垂:即邊陲,邊疆。⑩“若不”句:以此喻不加叩問,就不能認識到司馬徽的胸懷,而使自己得到教益。洪鐘,大鐘。伐,敲打。雷鼓,鼓名,古時祭天神時所用的鼓。
翻譯
南郡龐統(tǒng)聽說司馬徽在潁川,特意走了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了以后,正遇上司馬徽在采桑,龐統(tǒng)就在車里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在世間,就應(yīng)該做大官,怎么能壓抑江河般的志向氣量,去做那些養(yǎng)蠶繅絲的女子做的事!”司馬徽說:“您先下車來吧。您只知道抄近道,卻不害怕迷路啊。從前伯成寧愿回家種地,也不貪慕做諸侯的榮耀;原憲寧愿住在破屋里,也不愿去做官。誰說一定要住在豪華的宮室里,出門就必須肥馬輕車,左右要有幾十個婢妾侍候,才算是與眾不同的呢!這就是隱士許由、巢父、伯夷、叔齊他們?yōu)橹锌脑?。就算是得到了呂不韋的爵位、齊景公的財富,也沒有什么值得被尊敬的。”龐統(tǒng)說:“我出生在邊遠地區(qū),很少聽到真正的道理。先生您的言論正如洪鐘雷鼓一般,振聾發(fā)聵啊。”
感悟啟示
龐統(tǒng)認為大丈夫當出人頭地,而司馬徽認為堅持走正道,不為了功名而失卻本心,才是大丈夫所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