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會典》是明朝時期為了規(guī)范當時的典章制度,編制的以行政法規(guī)為主的法典。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明會典》為明代官修的專述有明一代典章制度的史書,其有兩個較為重要的版本:他首纂于弘治年間,而在正德年間由李東陽等人重校形成正德《大明會典》,共一百八十卷;此后萬歷年間又由首輔申時行主持重修形成萬歷《大明會典》,共二百二十八卷。
我們似乎可以認為,萬歷《大明會典》較之于之前的正德《大明會典》,內容亦更加完善與充實,但如果我們察索歷家目錄,我們顯然可以發(fā)現(xiàn)《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以“未見其本,莫知存佚”為由而未收萬歷《大明會典》,焦竑的《國史經籍志》中亦作如此處理,而陳第的《世善堂藏書目錄》、祁承業(yè)的《澹生堂藏書目》等諸家書目都恰恰與之相反,他們明確的記載了萬歷年間重修《大明會典》的這一版本的存在。那么,萬歷重修《大明會典》是否真正存在呢?又為什么會產生出這種情況呢?
我認為,萬歷重修《大明會典》應當是實際存在的,一方面,至少萬歷四年張居正、張四維所上請敕與萬歷十五年申時行、王錫爵等人進書表都是《明史》之中明文所載的,應當不致有誤,另一方面,史載御制序與凡例等順序,皆與現(xiàn)存萬歷重修《大明會典》體例相若,應當不至于是后人偽托。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焦竑《國史經籍志》未載萬歷《大明會典》,應當是出自于政治目的,而非是萬歷《大明會典》本身不存。
萬歷《大明會典》二百二十八卷本顯然應當是對正德《大明會典》的一次重要補充,我們如果因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目錄書未加收錄的緣故,就將萬歷重修《大明會典》棄之不顧,對于此書的理解,無疑是無法盡善盡美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