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是曹雪芹所著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跟著小編一起探尋。
對于元春的結局,在《紅樓夢》第五回中關于她的判詞同她的曲詞中已經透露的很明顯了。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恨無?!诚矘s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芳魂銷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結合元春的判詞和曲詞,不難看出,元春最終于宮中死去,并且死的極為突然,毫無預兆,因此,賈府根本不清楚元春的真正死因,也就無從談收手一說了。
對于元春的死,在《紅樓夢》里,有兩點可以說明她死于宮中的內斗。
其一:是她的曲詞,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試想,若是元春正常死亡,在她的判詞中,又為何為留下這樣一句呢?
其二:是王熙鳳所做的那個夢
昨兒晚上忽然做了一個夢,說來可笑:夢見一個人,雖然面善,卻又不知姓名,找我說,娘娘打發(fā)他來,要一百匹錦。我問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說的又不是咱們的娘娘。我就不肯給他,他就來奪。正奪著,就醒了?!?/p>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曹公就特意點出,凡文中夢幻字眼,都是關鍵;而在王熙鳳的這個夢中,那個并非是元春的娘娘,自然代表的是宮中的另一個勢力了。
她所要的一百匹錦,預示的是賈府興衰百年的富貴,如今,又來奪,自然意味著這一股勢力真正想要對付的是賈府。
元春的突然死去,誠然是賈府無法及時收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除此之外,這兩個原因,也是關鍵
第一:賈府經濟空虛,無力打理宮中的勢力,也自然,它及時想要全身而退,也沒有這個能力了
賈府,為元春省親修建大觀園,掏空了最后的積蓄;而元春的晉封,又絲毫未為賈府帶來實質性的地位,因此,可以說,正是元春的晉封,加速了賈府的衰亡。
到了賈府后期,經濟拮據更加嚴重,王夫人等不得不考慮對賈府下人們進行裁員;同時,面對宮中太監(jiān)來打秋風,賈府也顯得無力招架;內部的空虛導致了內部矛盾的激發(fā);外部的無力周旋,則導致了賈府在朝中的勢力瓦解,因此,在這種局面下,賈府想要全身而退,已經不可能了,試想,那些一直敵視著賈府的政治對手,會放棄打壓賈府的最佳時期嗎?
第二:賈府長房與二房的不和;寧國府與榮國府的不和,也導致了賈府這個大家族不能齊心協(xié)力
賈府,從寧榮二公起家,歷經百年,人員眾多,即使要收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賈府內部領導班子的意見就不和。
在榮國府里,長房賈赦與二房賈政的矛盾根深蒂固,也許,這一切,在二房掌握榮國府的管理權就埋下了;所以,當賈政看出賈雨村此人小人的形象,漸漸遠離時,賈赦卻是同他走的火熱。
在寧國府里,賈珍也是如此,表面上同榮國府一片和氣,但本質上卻是矛盾不斷;在榮國府里,賈政等人一直同北靜王關系友好,秦可卿去世時,北靜王甚至親自參與她的葬禮;但到了賈府后期,我們會發(fā)現,當烏進孝給賈府送年禮時,下人回稟賈珍,說北靜王前來拜訪,賈珍卻是直接避而不見。
可見,在賈府中,賈赦、賈政、賈珍這三個主子的關系并不和諧,在這種局面下,賈府的各種決定,似乎都很難達到一致。
對于賈政而言,他早有歸隱之心;但賈赦、賈珍一貫享受,他們能接受這樣的決定嗎?
其實,對于元春而言,不僅她的死非常的突然;對于她的晉封,也同樣顯得突然,當日,原是賈政的生日,宮中太監(jiān)突然來訪,卻對元春晉封一事一字不提;而自宮中老太妃去世后,文中對元春更是一字未替。
老太妃去世,與賈府關系密切的甄家突然被召上京,沒多久,又被吵架,聯系這一系列的變化,不難猜測,宮里的老太妃、與賈府關系密切的甄家,應該是元春宮中最大的支柱。
也因此,可以這么說,元春的去世,相比于,老太妃去世、甄家被抄,對賈府的影響更為重要,也因此,在沒有這些外力的幫助下,賈府即使想收手,也沒有機會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