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為什么那么排斥仕途經(jīng)濟?除了天生的性格之外,后天的教育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庾x,一起來看看吧!
在第十六回里,元春封妃后,賈府就奉旨建了一座大觀園。
第十七至十八回里,賈元春在元宵節(jié)的晚上省親,去了一步一景的大觀園。隨著元春駕臨,賈府也步入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鼎盛時刻。
銜山抱水的大觀園里,還有多處風格各異的小院落,其中有一處杏林掩映、茅頂土砌的院子,連賈政都比較中意。
在題匾時就問過寶玉,此處怎樣?寶玉說不如“有鳳來儀”那邊好,賈政差點氣暈過去。這一處就是稻香村。
原文中沒寫賈政有沒有帶賈環(huán)去看稻香村,我想應該也是沒去。
第二十三回元春下旨,讓寶玉與眾姐妹才住了進去。其中就沒提到賈環(huán)。
說明大觀園雖是賈府所建,元春若不批準,他們連使用權都沒有。請看原文:
如今且說賈元春,因在宮中自編大觀園題詠之后,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致,自己幸過之后,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騷擾,豈不寥落。況家中現(xiàn)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妹妹,何不命她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卻又想到寶玉自幼在姐妹叢中長大,不此別的兄弟,若不命他進去,只怕他冷清了……命寶玉仍進去讀書。第二十三回。
林黛玉要住的“瀟湘館”,也就是前邊說的“有鳳來儀”。
因賈元春省親時認為“有鳳來儀”,太過張揚。就命人改成了“瀟湘館”。
元春的謹慎顯然是對的,她就是一個剛被寵幸才沒幾日的妃子,前邊還有多位娘娘,又哪敢妄自稱龍稱鳳。
元春做女史時,每日就在權力的樞紐中心工作,因而見過太多的紛紛擾擾。就養(yǎng)成了常懷敬畏之心,低調處世的習慣。
寶玉見黛玉說想住“瀟湘館”,就把最為心儀的這處住宅,讓給了林黛玉。他就住進了“瀟湘館”隔壁的怡紅院。
而被寶玉嫌棄的風水寶地“稻香村”,就被李紈母子住了進去。
前邊元春下旨時,只說讓姐妹們和寶玉住進大觀園,并沒有讓李紈母子跟著過去。想必也是李紈主動爭取的。
說到李紈母子住進稻香村,這里還要重提,古代推崇的束縛女性的“女子無才論”。
假若是李紈也是按照“女子無才便是德”,打造出來的、兩眼一抹黑的女性,那么她也會如同趙姨娘一樣,對什么《寒窗課子圖》,《孟母三遷》都是不知道的。也就沒有了賈蘭孜孜以求的志向。
李紈帶著賈蘭遠離錦繡膏粱,過清貧日子,是她最正確的選擇。
若是她們母子,就住在寶玉的怡紅院隔壁,真的無法想象,每日里看到寶玉與大批美女耳鬢廝磨的賈蘭,能成為什么的人?
李紈的這次搬家與《孟母三遷》異曲同工。
作為榮國府里孫輩媳婦的李紈,是個不折不扣的隱形富婆。光月例也足夠她們母子,過錦衣玉食的日子。
可這個母親卻并沒像趙姨娘一樣,教孩子怎么與別人比吃比穿。她甘于遠離繁華,隱居在稻香村,和寂寞清貧為伴,過著與農人相差無幾的日子。
“條條大道通羅馬”,當然成功的標準也不能只用入仕,來進行評判。范仲淹就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
明朝時期的科學家宋應星,一生參加了六次科舉考試,都沒考中。
在他下定決心不再考慮入仕時,卻被星探發(fā)現(xiàn),任命為知州。之后就歷經(jīng)數(shù)次辭官再被任用的循環(huán)往復。
最后一次辭官歸隱,是在做了廣州知州后。此后再無入仕履歷,更是潛心撰寫出了,前無古人的實用型科技書籍《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收錄了農業(yè)、手工業(yè),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chǎn)技術。在農業(yè)方面宋應星對水稻浸種、育種、擂秧、耘草等生產(chǎn)全過程作了詳盡的記載。
從宋應星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即便封建社會多么黑暗,只要有品、有節(jié),都還是能夠有一番作為。
因此就不要再用什么賈寶玉看透了官場的黑暗,不愿意同流合污,來替他進行粉飾。他就是一個啥啥都不行的草包男。
不想為官,還可以為師、為醫(yī)、做科學探索等等,能普世的行業(yè)多了去了。
一個人自甘墮落,就會有千百種理由。而奮發(fā)向上的人,都只有一個志愿,就是我能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
第四節(jié)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四十九回里,蘆雪廣聯(lián)詩。就是李紈發(fā)起的活動,眾小姐都穿著各式各樣的皮草斗篷出現(xiàn)時。
李紈就穿了一件雙排扣的布衣,顯得與她們格格不入。還有個家庭貧寒的邢岫煙,也是一身舊衣出場。
而就是這樣一片千嬌百媚的斗篷群里,反而是凍的聳肩縮背的邢岫煙與李紈,才配得上紅梅品格松竹精神。
賈寶玉的墮落,也與賈母、王夫人與元春的嬌縱息息相關。
第二十三回里寫道:
忽見丫鬟來說:“老爺叫寶玉?!睂氂衤犃?,好似打了個焦雷,登時掃去興頭,臉上轉了顏色,便拉著賈母好似扭股兒糖,殺死不敢去。賈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寶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p>
寶玉就是倚仗著賈母的寵溺,才越來越有恃無恐。而王夫人由于賈珠早逝只有這一個親生兒子,也是愛如珍寶。
賈政看母親與太太都對寶玉如此的關懷備至,也就把素日對寶玉的嫌惡減了八九分。
住進了大觀園的寶玉,一看滿眼的姐妹、丫頭、紅袖添香處處風景。從此就“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
就這樣寶玉就認為志得意滿了,再沒有別的什么可求。一日突發(fā)興致,就順手寫了幾首即事詩。不知怎么傳了出去,就有很多勢力人,來跟著捧臭腳。
一時竟有人來“尋詩覓字,倩畫求題”。寶玉一看,這么輕而易舉就能名利雙收,不免就越發(fā)得意。索性只做這題題寫寫的外務,徹底荒廢了正經(jīng)學業(yè)。
這個時期的寶玉,顯然也是最需要引導的階段。然而教育的缺失,卻逐步導致他加速了迷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