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在古代午門是干什么用的?為何還會讓人望而生畏

          Ai高考 · 古代歷史
          2023-06-19
          更三高考院校庫

          午門俗稱五鳳樓 是紫禁城的正門。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推出午門斬首”這句話通常出現(xiàn)在影視劇中,官員們聽到這句話通常都是涕淚橫流、告罪求饒,事實上處決人犯根本不是在午門,那么官員們?yōu)楹芜€會對此望而生畏呢?午門雖然不是處決犯人之地,但卻并非不會死人,明朝時期午門也是廷杖之地,而廷杖也是會打死人的,一旦官員被拖出午門,輕者皮開肉綻、重者重傷喪命,官員們豈會不怕?

          紫禁城“午門”

          午門始建于明朝,并非處決人犯之地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之上,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也就是朱棣遷都北京的前一年。因為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而取名“午門”。

          雖然我們經(jīng)常聽到“午門斬首”這句話,但實際上午門并不是用來處決犯人的。午門雖是紫禁城正門,但遠算不上皇城的正門,在其外側還有端門、天安門(明稱承天門)、大清門(明稱大明門),可以說午門是比較靠內的一道門戶。整個皇城就相當于皇帝的家,而午門就在院子里面,乃是皇家重地,皇帝豈會在這里處決犯人,讓自己家院子見血?

          古代處決犯人通常在人流量集中的鬧市

          另一個原因就是,古代處決犯人,很大程度上有著以儆效尤的震懾作用,因而古代處決犯人的刑場通常設立在人流比較集中的鬧市,以明朝為例,明朝處決人犯的地方要么是柴市、要么是菜市,這樣方便百姓觀看,從而對百姓起到震懾作用。而午門由于在紫禁城內部,廣大百姓自然是沒辦法旁觀的,是根本無法起到震懾作用的。

          午門雖不用于處決人犯,但卻是廷杖之地

          午門雖然不是刑場,但卻是皇帝用來教訓大臣的地方,在明朝時,一旦有大臣惹惱了皇帝,便會被以“逆鱗”之罪,綁縛至午門前的御道東側施以廷杖,要知道“打屁股”也是會打死人的。而讓午門“惡名在外”的,則主要是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

          廷杖也是會打死人的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叛亂,明武宗朱厚照于是便想要趁機南巡,結果遭到一百多位大臣的跪求勸阻,正德一怒之下對舒芬、黃鞏等130余位大臣施以廷杖,這一打當場就打死了11人。此后,為圖個耳根清凈,朱厚照更是下旨“再言之,極刑”。

          左順門在紫禁城中的位置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在繼承了皇位之后,為了追封生父興獻王為帝,與大臣們展開了激烈的“大禮議”之爭,而在這場斗爭之中,朱厚熜遭到了群臣的一致抵制。在楊廷和、楊慎、和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張翀、何孟春、金獻民、徐文華等人號召下,一百多名大臣在左順門外長跪不起,意圖迫使朱厚熜改變主意。朱厚熜震怒之下令錦衣衛(wèi)逮捕為首者八人,在遭到更大抵制之后,又下令將五品以下134人下獄,四品以上86人停職。七月二十日,錦衣衛(wèi)請示如何處理逮捕的大臣,朱厚熜下令將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則施以廷杖,結果打死16人之多。

          一旦被施以廷杖,后果難料

          可以說,一旦被拉出午門施以廷杖,那么接下來命運如何完全就成了未知數(shù),只要監(jiān)刑官愿意,幾杖下去就能要了你的命,這種情況下,官員豈會不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2023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古代歷史

          更三高考中國古代歷史頻道,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故事、中國古代歷史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