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紅樓夢》寫盡了人間世情,堪破了人生百味。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紅樓夢》有很多狀似矛盾的描寫,讓現(xiàn)代人費解。比方第五十四回賈母元宵節(jié)“掰謊”,曾明言拒絕才子佳人的故事《鳳求鸞》。但是對于梨香院十二個小戲子排演男情女愛的《牡丹亭》《西廂記》卻并不禁止。這又是為什么呢?
要想了解背后故事,咱們先要說一下說唱和昆曲這兩種藝術形式,在當時的不同。
先說說唱。
賈家元宵節(jié)是盛會,常有各色在豪門討生活的市井藝人,在重要的節(jié)日聚在賈家門下,等著給賈府表演賺錢。
像說唱的,說書的,打十番的,唱曲兒的,吹奏的,雜耍的藝人等等不一而足。這些人平時不用賈府養(yǎng)活,逢年過節(jié)或者重要日子上門,一般也都有賞錢。賈府專門有分管娛樂的主管與他們有勾連,不愁沒有活兒干。
元宵節(jié)當晚,就有兩個說唱的女先生兒,在戲結束后被婆子帶了上來。
女先兒是指瞽目女藝人。古時一般習慣稱盲目人為“先生”,簡稱“先兒”。她們主要是說唱,配以琵琶、三弦等伴奏。唱的是“彈詞”,傳承有序。唐有變文,宋有陶真,元明有詞話,彈詞便是從這一系列中脫化而成。與現(xiàn)在的評彈相類似。
問題是,這些女先兒的“彈詞”大多是野味,流行在市井,賈母偶爾悶了聽一聽,大家閨秀們卻聽不得。
(第六十二回)兩個女先兒要彈詞上壽,眾人都說:“我們沒人要聽那些野話,你廳上去說給姨太太解悶兒去罷?!?/p>
“野話”當然是粗俗的,不排除也有些情色插邊球,故事情節(jié)更沒有顧及。所以,賈母不讓上演《鳳求鸞》這是原因之一。
二,《鳳求鸞》是才子佳人故事。講述金陵王熙鳳到李家做客,“勾引”李家小姐成就婚配。這個故事本身就“不正經(jīng)”。說白了是低俗。
(第五十四回)賈母說:“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滿腹文章去作賊,難道那王法就說他是才子,就不入賊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編書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說是世宦書香大家小姐都知禮讀書,連夫人都知書識禮……別說他那書上那些世宦書禮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別說是那些大家子?!?/p>
賈母反對男女之私情,尤其是一方有目的的“勾引”。這是大家應該有的教養(yǎng)和規(guī)矩。那時候絕不允許被未婚女兒接觸這些內(nèi)容。
但同時,賈母反對的主要目的,也是針對寶黛愛情過于露出痕跡,以及薛家圖謀金玉良姻的赤裸裸。算是借題發(fā)揮,各打五十大板。林黛玉固然會驚覺不好意思,也讓旁聽的薛姨媽對號入座,如坐針氈。
總之《鳳求鸞》的彈詞,不適合女兒們聽,內(nèi)容太“野”。
再說昆曲。
賈府張羅迎接賈元春省親,重頭戲就是組建梨香院的戲班。也是最早由賈薔負責的任務。十二個小戲子的采買和培訓,教習聘請,行頭的打造,戲本的打磨,都花了大價錢。
事實上元春省親當晚,梨香院的戲曲大放異彩,讓賈元春極為喜歡。
這就說到了昆曲在當時社會屬于是陽春白雪的藝術形式,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最為高雅。而女先兒的彈詞等,不巧正是最底層的下里巴人。
昆曲在明清最為推崇。那時候誰家的“戲酒”好,是身份和藝術修養(yǎng)的象征。
昆曲背后也有大批文人為之撰寫劇本,改編劇本。比方《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長恨歌》等等。
經(jīng)過改編的戲曲,在故事表現(xiàn)、舞臺演繹、表演形式等都貼合當時最頂級的欣賞品味,去蕪存菁,自然是上流社會人人看得。
《牡丹亭》和《西廂記》這種才子佳人故事,雖然底層與《鳳求鸞》沒什么差別。但表現(xiàn)和改編是完全不同的。就像現(xiàn)在的電影、電視經(jīng)過審核人人看得。但小劇場的演出就不適合很多低年齡的小觀眾,是一個道理。
梨香院排演《牡丹亭》,對林黛玉的思想觸動極大,并非她沒聽過《牡丹亭》,而是她在那個時候正好情竇開放,以前不留心的內(nèi)容讓她咀嚼出纏綿悱惻的意味。
以《游園》《驚夢》《離魂》等幾處節(jié)選的《牡丹亭》來說,內(nèi)容被改編的老少咸宜,雅俗共賞。不但不被禁止,反而在賈元春省親那等皇家高規(guī)格場合上演,絕無問題。
當然,那時戲曲也分“雅俗”。薛寶釵生日時,王熙鳳就請了一個“昆弋兩腔”的小戲班。
昆是昆腔,格調(diào)當然沒梨香院那么高,卻也是雅的。
弋是弋陽腔,主要熱鬧武打等戲曲,就是俗的。
但能在賈府上演,一定也是篩選的老少咸宜。真到了民間,難免少兒不宜的戲曲。這就是討生活的無奈了。
所以,賈母禁演彈詞《鳳求鸞》,卻不禁止《牡丹亭》等戲劇,在于表現(xiàn)形式不同,內(nèi)容雅俗的不同。一種不被審核當然禁演,一種審核過了,也就不用因噎廢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