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和魯智深是《水滸傳》中兩個重點描寫的好漢,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每次看電視劇《水滸傳》,總是為魯智深和武松的形象反差別扭。魯智深還好,畢竟他出場不久就變成了大和尚,但是武松一直是個帥氣的小伙子,忽然下一秒就變成了一個頭陀,披頭散發(fā),頭上還戴著“緊箍”,樣子實在讓人不好接受。我常常想,武松或者魯智深在躲避災難的時候換了行頭,在到了安全的地方,甚至上了梁上后,為什么不改換行裝?
眾所周知,魯智深上五臺山之前是不愿意削發(fā)為僧的,在五臺山屢犯規(guī)矩,五臺山的和尚怕是沒一個喜歡他的,魯智深自己其實也不像個出家人的樣子。如果他喜歡,只需要繼續(xù)留長頭發(fā)就可以了,當然魯智深畢竟是受過削發(fā)的儀式的,可能后來自己確實喜歡上了當和尚,也可能是對佛法有了深刻的領悟,但是武松呢?
武松由帥氣的小伙子變成頭陀完全是孫二娘這個母夜叉隨便包裝的,目的也是為了掩人耳目,當武松平安到達二龍山后,他完全可以隨手扔掉衣服,直接換過以前的衣服就成,戒刀舍不得丟當然可以繼續(xù)留著,他又沒舉行過什么儀式,為什么依舊留著頭陀打扮?難道他也喜歡上了當頭陀,對佛法有了深刻領悟?
說他們兩個人對開始喜歡上佛法了吧,但還是殺人放火依舊,說沒喜歡上吧,始終不改變行頭。大概是魯智深和武松的內心對和尚有著天然的向往,也難道是《水滸傳》所謂的合當如此?恐怕沒那么簡單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