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作為紅樓夢中的一段經(jīng)典情節(jié),是全書序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這一經(jīng)典情節(jié),曹公寫得很特別,那時初進賈府的林黛玉僅六、七歲,卻是十分的謹慎小心,用書中的話說乃"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小林黛玉此舉似乎讓人有些困惑,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外孫女到外祖母家,便似到奶奶家一樣自然,甚而更親切一些,根本用不著那么小心翼翼顯得生分"格外"。更何況,那時,林黛玉還是個天真的小女孩。心思竟會如此細膩?
這是何故?不妨從她進賈府時的情形說起。
一、林黛玉進賈府小心翼翼的程度
當鬢發(fā)如銀的賈母早在正房等她,一見面即摟她入懷大哭時,小林黛玉即陪著也哭過一會后方拜見外祖母。待賈母一一介紹大舅母、二舅母和大嫂李紈,黛玉便一一拜見。緊接賈母安排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出迎,黛玉又起身迎見,以姐妹相認。
管家王熙鳳在一群媳婦丫環(huán)簇擁著"很是無禮"見面時,黛玉先是悄悄打量一番,聽了賈母介紹后,則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旋及小林黛玉即去拜見兩個舅舅。先隨邢夫人坐"翠幄清油車"到與榮國府相隔的別院拜見大舅賈赦,因大舅賈赦傳話"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傷心,暫且不忍相見……。"便沒待邢夫人留飯、坐一刻后便告辭去見二舅賈政。
邢夫人送至儀門,黛玉即坐車回到榮國府耳房拜見二舅,王夫人早已在西首的炕桌上等候,見她來了,便引她上炕。她一看房間的陳設,料定東首的炕桌必是二舅之位,便向挨炕的椅上就坐。王夫人再三"讓她上炕",黛玉才挨著王夫人坐了。在王夫人告之二舅齋戒去了之后再見、又囑咐她不要理睬家里的"混世魔王"賈寶玉,趕忙一一應答。
當賈母傳話去她那里用晚餐,黛玉即隨同王夫人一道去賈母所住的寧府后院用餐。只見王夫人進羮、王熙鳳安箸,大嫂李紈捧飯,賈母正面卻空著四張椅子。在王熙鳳拉林黛玉坐左邊第一張椅子時,林黛玉又趕忙推讓,直到賈母告之"你舅母和嫂子們左右不在這里吃飯。你是客,原該如此坐的。"
黛玉才告了坐,之后迎探惜三姊妹依次入坐。飯后,黛玉依樣接過漱口的盂,漱口后又在盥里洗了手,方又接過丫環(huán)捧上的茶。
在賈母問及是否讀書時,先如實回答"剛念了《四書》",后得知賈母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后,便更新了說辭。賈寶玉跑來相見問她可曾讀書時,林黛玉則道:"不曾讀書,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可見:林黛玉進賈府整個一系列的見面、拜訪、用餐等等場景,的確"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真?zhèn)€是"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行一步路。"
二、主要原因之一:林黛玉見過大世面
當真是因"外祖母家是國公府,是顯赫的百年望族,是詩書簪纓之家",小林黛玉不得失禮這樣簡單?
或者是小林黛玉之前從沒來過,不熟悉之故?兼之又因母親剛過逝自己是在外祖母派人來接父親也苦勸之下才來賈府寄居生活,按書中的話說,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三等仆婦已是不凡,若不注重禮數(shù),"恐被人恥笑了去"。
亦或因外祖母家還入列"四王八公",且與皇家聯(lián)姻,妥妥的皇親國戚。不能給外祖母,也不能給父母丟臉,自然得"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這些原因,固然有。
究其內(nèi)里,實際上,林黛玉之所以"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主要還是因為她見過大世面之故。
紅迷們都知道,林黛玉出生高貴,骨子里流淌著大家閨秀的血液,在良好的家風熏陶下,不僅聰慧過人,有著極高的文化素養(yǎng),還有著異于常人的眼界視野。
《紅樓夢》第二回其實就將林黛玉不凡的身世預先透了出來:
她的母親賈敏來自賈府身份尊貴不說,她的父親林如海乃"前科的探花",原任蘭臺寺大夫,今欽點為手握實權(quán)的巡鹽御史;其祖上還襲過列侯,已歷經(jīng)五世。
這就是林黛玉響當當?shù)某錾旨移鋵嵰彩敲T顯族,雖說顯赫程度比不上國公王府,也遜色不了多少。何況科第出身的林如海憑實力考上了探花,又極得皇帝的看中,有權(quán)有勢,實乃朝廷棟梁。
林如海夫婦對林黛玉這個聰明俊秀的寶貝女兒又視為掌上明珠,自打生下來就悉心撫養(yǎng)。
在這樣條件下成長的美女林黛玉,當然是優(yōu)質(zhì)出眾的才女。她初進賈府時盡管年紀還小,卻也才情皆備,雙商在線,極有涵養(yǎng),乃見過大世面的千金小姐,當然不會怯場。
所以,林黛玉不會像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那樣慌亂膽怯,不會因來到占了大半條街的賈府,見到其仆人之多、禮數(shù)之繁的豪華氣派就目瞪口呆,眼花繚亂而無所適從。
她之所以"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恰恰印證強調(diào)了她擁有的這一優(yōu)渥條件:我林黛玉雖小,也是見過大世面,出生高貴的公主喲。
三、主要原因之二:林黛玉個性謹小慎微
當然,林黛玉進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也與她謹小慎微的個性息息相關。
畢竟個性使然。一個人先天的性格特征是特有的標簽,盡管后天可以改造部分,但固有的特質(zhì)卻會相伴一生。
林黛玉是在父親高齡時生下的女兒,原本有一個哥哥,在3歲時不幸夭亡,便被當做兒子培養(yǎng)得以認真識字念書。本身她多愁善感,內(nèi)向,重情,身體又弱,從會吃飯時便吃藥,后來就得依靠這特配的藥物"人參養(yǎng)榮丸"維持身體。
這樣的成長際遇,使得自幼聰明過人的林黛玉柔弱而又"腹有詩書氣自華",逐漸在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貴族小姐這一高貴人設的成長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心思細膩、謹小慎微的性格,自然在人際交往中就會有小心翼翼的種種表現(xiàn)。
她這一典型的個性特征,必然會在初進賈府時真實地表露出來。畢竟那時林黛玉只有六、七歲,不可能有成人那樣的修為,可以裝出另外的一面。
所以,林黛玉進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既是她真實個性的再現(xiàn),也是她高貴出生見過大世面的折射。
是為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