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好漢,讓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水滸傳,因為水滸傳的原名就是108好漢。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異,各有所長,結(jié)局不同。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央視版《水滸傳》熱播的時候,還是小學生的我熱血沸騰,背后或是人前多次表達了對林沖的崇拜。現(xiàn)在回頭再讀《水滸傳》,卻對林沖怎么也崇拜不起來了。是的,林沖有林沖的無奈,林沖有林沖的想法,但是,在梁山好漢中選擇一個最卑劣,心理陰暗的人出來,我想我會首先選擇林沖。
理想遠大,但始終沒有行動
《水滸傳》中,像李逵一樣的粗漢較多,在梁山混日子的人更多。可以說這群人中間,沒幾個是有遠大理想的,當然林沖除外。雖然林沖有遠大理想,但是他把這個理想隱藏的很深,不仔細讀原著幾乎發(fā)現(xiàn)不了,因為從全書看,林沖在梁山幾乎是一個從不爭功的人。
大家一定還記得《林沖雪夜上梁山》一節(jié),當時的林沖風雪山神廟,大難不死,并且手刃仇人陸謙,可謂是快意恩仇。此刻的林沖,忽然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表達遠大理想的情緒了,這種情況在林沖身上是很少見的。他借著酒勁,在酒店的墻上提了一首詩。從全書看,這也是林沖唯一一次提詩,詩寫得感情激蕩,充分表達了作者不甘平庸,自信滿滿的個性特征,全詩如下: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
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zhuǎn)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成為通緝犯之后的林沖內(nèi)心感情激蕩,但是他并沒有自怨自艾,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振聾發(fā)聵地喊出“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的金句,這樣的氣勢,恐怕不輸給宋江的“敢笑黃巢不丈夫”,但是林沖的詩并沒有產(chǎn)生大的影響力,甚至林沖本人也沒有為自己“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的誓言付出努力。
上梁山之后的林沖像林黛玉進賈府一樣,處處留心,不敢錯說一句話,錯做一件事,沒有見林沖為自己的理想付出過什么努力,“威震泰山東”也自然成了一句空話?!端疂G傳》中,林沖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做梁山的一把手,但林沖都推出去了?;鸩⑼鮽愔?,林沖把原本可以輕松爭來的老大位置讓給了晁蓋,自己做了四把手。晁蓋死后,立下遺囑,捉住射死自己的人就可以做梁山的主人,其實是想讓林沖試一試,但林沖依然選擇不努力,甚至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宋江上位,在宋江攻打曾頭市的時候他都沒有參與,自然不可能捉住史文恭。
雖然武功高強,但是林沖卻一直默默無聞,說是積蓄力量吧,卻始終沒見他爆發(fā)過,甚至也不把握機會,說他自暴自棄吧,他為了自己的新生活,又是一個敢于放棄家庭和妻子的人。
為了地位,他選擇拋棄家庭
林沖做的最不像好漢的一件事就是在對待妻子的事情上。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妻子是林沖的幸福,再加上一份穩(wěn)定有地位的工作,林沖這個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日子確實過得逍遙自在。但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頂頭上司的干兒子高衙內(nèi)看上了林沖的老婆,并且堵在路上明目張膽開始調(diào)戲。林沖看見后,本來打算打高衙內(nèi)的,但是卻下不去手,因為他是太尉高俅的干兒子。如果說林沖第一次沒有打高衙內(nèi)是因為高衙內(nèi)不知者不怪的話,他第二次繼續(xù)容忍就是故意為之了。
由于被陸謙欺騙,支開了林沖,高衙內(nèi)在陸謙的房子中再次堵住了林沖的老婆,準備非禮,林沖知道這個消息后,應該是義憤填膺,應該是喪失理智,按理說高衙內(nèi)要為自己的第二次錯誤付出代價,但是林沖沒有。是因為林沖逮不著高衙內(nèi)嗎?當然不是,和上次一樣,高衙內(nèi)也是被林沖放走的,只不過第一次是明著放走了,第二次是在假裝捉拿中放走了。且看原著:
只聽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子關在這里!”又聽得高衙內(nèi)道:“娘子,可憐見救俺!便是鐵石人,也告得回轉(zhuǎn)!”林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開門!”那婦人聽得是丈夫聲音,只顧來開門。高衙內(nèi)吃了一驚,斡開了樓窗,跳墻走了。
來到熟悉的陸謙家,聽見里面是自己老婆求救的聲音,以林沖的武功和力氣,破門而入又有何難?林沖卻好,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開門!”,這什么時候啊,他還叫“開門”,等門打開,高衙內(nèi)還能在屋里嗎?
再說林沖休妻,林沖要去滄州,就選擇休掉了妻子。請記住林沖的時代是封建社會的北宋末年,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新時代,那時候的女性地位自然不像現(xiàn)在這么高。林沖為什么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休掉妻子,真的是為妻子好嗎?也許是。我們可以想象,林沖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還在位上的時候,高衙內(nèi)尚且敢調(diào)戲他的老婆,林沖現(xiàn)在成了囚犯,高衙內(nèi)還會放過林沖的老婆嗎?林沖休了妻子,妻子除了高衙內(nèi),誰還敢娶?并且休了的妻子,高衙內(nèi)娶走是天經(jīng)地義,名正言順。說不客氣一點,與其說是休妻,還不如說是送妻。送妻的好處自然是示弱,也許林沖只想活著。
為了地位,他選擇出賣朋友
林沖不舍得放棄自己曾經(jīng)的美好生活,雖然高俅對他百般陷害,但林沖卻始終想著去妥協(xié),想著要討好高俅。一直使槍的林沖無緣無故買了一把刀,書中說高太尉有一把刀,等閑不肯給人看,這句話絕不是作者隨手寫的,林沖買刀的目的恐怕也昭然若揭了。書中說林沖計劃和高俅比刀,看誰的刀好一些,林沖的腦子沒病吧?林沖買刀,恐怕是想獻給高俅,一者可以緩和一下高衙內(nèi)和林沖的矛盾,也順便解釋一下,二來也能博得上司認可。要知道,沒有高衙內(nèi)這檔子事之前,林沖可是高俅身邊的紅人,用陸謙的話說,“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兄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高太尉的為人,我們是知道的,他對林沖“看承得好”,林沖沒點巴結(jié)人的手段是做不到的。
林沖在殺掉陸謙和滄州大牢的管營、差拔的時候,毫不手軟,即使是在梁山納投名狀,林沖也沒有表現(xiàn)出舍不得殺人的特征,但是面對野豬林里百般欺辱自己的薛霸、董超,林沖居然請求魯智深饒恕了二人,原因恐怕也是在討好高俅。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林沖如果殺掉薛霸、董超,他等于是和高俅徹底決裂,盡管其實已經(jīng)決裂,但是在林沖的心里,總是抱有希望。
魯智深救了林沖,薛霸、董超殺不了林沖,干著急,幾次想打聽這個大和尚是誰,也好回去交差。二人甚至直接問魯智深,但是魯智深很精明,訓斥了二人,認為他們是想從他口中打探消息。這一切林沖聽得明明白白,但是魯智深剛走,林沖就對兩個公人說,這個和尚大相國寺的垂楊柳都拔得起來。這和直接說這個和尚就是魯智深有什么區(qū)別。實際上,林沖的這句話給魯智深帶了來深重的災難,后來被高俅追殺,火燒了大相國寺,才開始了流浪的日子,路過十字坡,甚至差點被孫二娘做成了肉包子,這一切都是拜林沖所賜。
所以說,林沖雖然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但是內(nèi)心是陰暗的,雖然武功高強,但是內(nèi)心懦弱,甚至算得上是《水滸傳》中最卑劣的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