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養(yǎng)進入曹家的秦紅玉主要工作是給曹雪芹陪讀,后來她會被選進宮當上皇帝妃子是怎么一回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原來,當時雍正皇帝正在給弘歷選妃,很多官宦人家的女兒都去“待選”?!都t樓夢》中薛寶釵就是這樣一個“待選”女孩兒。
“待選”的女孩兒都是秀女,選拔程序也和皇帝選秀女一樣。清朝從順治皇帝開始一直到晚清,都要選秀女入宮。選秀女的工作由戶部主持,每三年一次,主要從八旗官員的女兒們中挑選。
秀女年齡最大是17歲,超過的叫“逾歲”,一般就不要了。入宮后,秀女先封為答應,其中一些比較突出的,會晉升為常在、貴人、嬪、妃、貴妃等等 。 如果皇上沒選中,一些秀女可能會配給皇帝近支宗室或者皇子、皇孫什么的。
從秀女到常在、貴人、嬪、妃,然后晉升為貴妃,道阻且長,但秦紅玉是弘歷的妃子,弘歷登基后,她的職稱一下子升格為相當于貴妃的“賢德妃”,幾個月內(nèi)就走完了這些過程,由此可見,她“才選鳳藻宮”是非常不容易的 。
鳳藻宮尚書是虛構(gòu)的官職,鳳藻就是文辭華美的意思。秦紅玉雖然過去是漢族女子,但她是曹家人,變成了滿洲八旗的家屬。
她過去是優(yōu)伶,地位低下,如果直接去“待選”,顯然是對皇帝的大不敬。清朝皇帝也禁止在漢人中人選妃,但不包括八旗中原有的漢族人。通過“認親”,她成了 “女兒”,有了八旗子弟的身份,這既解決了對皇帝不敬的問題,也解決了秦紅玉的資格問題。
秦紅玉長得比較漂亮,有才華,詩寫得好,曹雪芹非常喜歡她。由于是曹雪芹奶奶推薦,又由于秦紅玉確實也出類拔萃,非常有才,17歲的秦紅玉不僅當選,而且還很快“才選鳳藻宮”,當上了弘歷的“賢德妃”,后來又升格為皇妃。曹雪芹說家中“歷歷有人”就是這個緣故。
“才選鳳藻宮”也說明她是靠“才”選上的,而不是因為身份或長相。但在封建社會,一般認為“ 女子無才便是德”,只有像李紈一樣的人才會有好命。秦紅玉“才選鳳藻宮”的同時,也注定了她悲慘的命運。
這一點,從分身人物之一的襲人判詞之事就可看出。
第五回寶玉在太虛幻境看有關(guān)冊籍時,有一頁上面畫著一簇鮮花,一床破席,旁邊還有幾句言詞: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傲w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這首詩通常被認為是“襲人判詞”,但多年來,由于人們不解“其中味”,對此解釋往往不符合事實,有時甚至相當出格。
比如,襲人的冊籍畫著一張席子,這本是作者故意誘導,但《詩經(jīng)》里有“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的詩句,所以,有的學者著重說襲人不是“貞女”,后來改嫁他人,而作者特意強調(diào)了一個破字,其意不言自明。
也有人認為,曹雪芹對襲人持批判態(tài)度。他用了“枉自”、“空云”等詞匯,表明“柔和順”、“似桂如蘭”只是假象,她必須對晴雯的慘死負責。襲人并不是花香襲人, 而是“襲擊他人”的意思。
對“堪羨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的解釋更加離譜,這主要來源于續(xù)書。續(xù)書說優(yōu)伶就是琪官蔣玉菡,后來襲人嫁給了他,因此與寶玉無緣。
琪官最早出現(xiàn)在第二十八回,行酒令時,他說出了襲人的名諱。后來寶玉把一塊玉玦扇墜相贈,玦是半環(huán),是古人絕別時常用的東西,與此同時,寶玉還把襲人松花綠的汗巾子贈予琪官,把他的汗巾子轉(zhuǎn)送襲人。于是人們浮想聯(lián)翩,認為這段文字暗示寶玉與襲人最后分道揚鑣,續(xù)書中,便有了襲人嫁給琪官的情節(jié)。
其實,襲人并不屬于“金陵十二釵”,第五回里也沒有她的“判詞”,有關(guān)的詩只是詠嘆“個中人”秦紅玉的。秦紅玉早年是一個優(yōu)伶,“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她能入選皇宮 ,應該算是“有?!钡?,但是曹雪芹跟她卻沒有緣分。
在曹雪芹心里,秦紅玉“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但進入皇宮后,這位公府千金卻“同蒲柳”、“似下流”,令人悲哀。
作為一個優(yōu)伶,能進入皇宮,雖然“有?!?,但她在皇宮中卻“招人怨”、“毀謗生”,也就是“ 過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
詩中“誰知公子無緣”和“晴雯判詞”中“多情公子空牽念”,以及“妙玉判詞”中“王孫公子嘆無緣”的意思相同。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