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生得傾城容貌,兼有曠世詩才,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詳細介紹。
她與賈寶玉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也讓人向往?;蛟S,對于年輕的紅迷們而言,《紅樓夢》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只是,相愛的寶黛二人,最終還是天人永隔,讓人唏噓不已。
對于眾多的紅迷朋友而言,想來,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林黛玉去世時,賈寶玉身處何方?
因為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只流傳下前八十回的情節(jié),所以,對于以上的這個問題,我們在原文中無法找到直接的答案。但是,根據(jù)《紅樓夢》前八十回的線索,我們又能大致推測出,黛玉去世時有關(guān)賈寶玉的情形。
1、林黛玉是怎么死的?
林黛玉是怎么死的?這是多年來一直讓人好奇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也一直存在爭議。下面小白所說的,也僅僅是從本人的觀點來解答。
在小白看來,林黛玉是淚盡而亡,是病死的。而在這之前,還受到了兩次打擊。
(1)有關(guān)林黛玉的病。
林黛玉的病,在她第一次進賈府時便提到過。眾人見她身體羸弱,大有不勝之態(tài),便詢問了她的病。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fēng)流態(tài)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癥。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y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
后有一個癩頭和尚,也只是希望化她出家,面對她的病,也沒有對癥的藥方。林妹妹從出生以來,便藥不離身,在賈府之中,依然如此。
芒種節(jié)那天,眾人集聚在王夫人的房間,王夫人便談起了她的病。
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yī)的藥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過這么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p>
王夫人為何替她換太醫(yī)?自然是因為她的病情又加重了。
薛寶琴來到賈府,深得賈母的疼愛,琥珀當著眾人的面打趣林妹妹會吃醋,可此時的她,早已同寶釵沒有了嫌疑,成為了好姐妹。她果然同寶釵所說的,我的妹妹就是她的妹妹,她比我還更疼她呢?
賈寶玉面對這樣的林妹妹,非常驚訝,隨后,特意詢問了她的原因。這一次交談中,林妹妹再一次提到了她的病。
黛玉拭淚道:“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卻像比舊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睂氂竦溃骸斑@是你哭慣了,心里疑的,豈有眼淚會少的!”
林黛玉前世為三生石河畔的絳珠仙草,這一世入世,只為報答神瑛侍者當日的灌溉之恩。而她報答的方式,也是與眾不同,是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的?;蛟S,從這一點上,也預(yù)示了林妹妹的死因,就是淚盡而亡。如今,林妹妹的眼淚變少,自然意味著她在塵世的時間不多了。
晴雯被王夫人攆出賈府,不久后憂憤而死,賈寶玉特意為她作了祭文《芙蓉女兒誄》,這歷來被眾人認可為:名為祭奠晴雯,實為祭奠黛玉。
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寶黛二人共同修改這篇祭文。將“紅綃帳里,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一句改成了“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林妹妹聽了,一臉狐疑的表情,似乎也預(yù)示了他們二人有緣無分的結(jié)局。
2、林黛玉死前遭受的兩次打擊。
《紅樓夢》后期,賈府內(nèi)部的矛盾日益激化,作為賈母扶持的王熙鳳,在賈母的八十大壽中,也被邢夫人、王夫人等合伙欺負了。同時,賈府的經(jīng)濟危機變得更加嚴重,連為賈母做的紅稻粥,都是按著量做得;賈母見了這樣的局面,也只得自嘲的說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經(jīng)過王夫人發(fā)起的抄檢大觀園,這一處凈地、這一處昔日熱鬧的場景也一去不復(fù)返,司棋被攆、晴雯被攆、四兒被攆,迎春出嫁;賈寶玉這個護花使者,面對眾多女子的離去,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而無能為力。
此時的林妹妹,病情加重,而讓她活下去唯一的念頭,或許就是她與寶玉的婚姻了;而她與寶玉婚姻的唯一支持著,也僅有賈母一人。
紫鵑情試寶玉時,便同黛玉傾述了一番。
“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jié),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后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稱心如意呢。
……
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
從曹公一貫的寫作風(fēng)格來看,如紫鵑在此為林妹妹憂慮的,賈母離世,黛玉受辱,是非常有可能發(fā)生的。
再加上薛寶釵最終成為了寶二奶奶,試想,若賈母真的活著,會答應(yīng)這門親事嗎?
因此,在八十回后,林黛玉極有可能,遭受了賈母去世的打擊,而她在賈府的處境,也因此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年三百六十天,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
在林黛玉所作的眾多詩中,《葬花吟》是她的代表作,這首詩,不僅充滿了無盡的悲傷,還反映了她在賈府遭受的屈辱生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賈母健在時,極力維護林妹妹,她的生活,自然稱不上風(fēng)霜刀劍嚴相逼,但到了賈母去世后,她的處境又該如何呢?
王夫人攆晴雯,是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了她對林妹妹的厭惡:
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往事,便問鳳姐道:“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
此時賈母健在,她尚且如此,到賈母去世后,王夫人又該如何呢?
再如趙姨娘,一心為兒子賈環(huán),而通過紫鵑情試寶玉,賈府上下誰人不知?林妹妹就是寶玉的痛點。她又怎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3、林黛玉死時,賈寶玉身在何方?
從前面的推測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賈母死后,林妹妹的處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她與寶玉的婚姻變得更加的渺茫。隨著病情的加重,環(huán)境的惡化,林妹妹淚盡而亡的時間,自然越來越近。
按說,以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深情,當林妹妹病重之時,他理應(yīng)守護在她身邊才對。但是,也肯定存在特殊情況,比如寶玉護送探春遠嫁。
探春遠嫁,是沒有爭議的事實,而賈寶玉,作為他的哥哥,護送探春遠嫁,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王夫人、趙姨娘等人的處心積慮,這種可能性更大。
或許,林黛玉,就是在寶玉離開賈府,護送探春遠嫁之時,淚盡而亡的。
而對此,在原文中,也有兩處細節(jié),說明了這一點。
(1)賈寶玉參加馮紫英家宴。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因為薛寶釵的挑撥離間,讓林黛玉又一次惱了賈寶玉。
芒種節(jié)這一天,眾人都待在王夫人的房間,到了吃飯的時候,賈母派了丫鬟來叫寶黛二人吃飯。林妹妹聽了,直接走了出去,小丫鬟讓她等寶二爺一塊去,她也沒搭理,還說道:他不吃,我們走吧。
此時的賈寶玉,或許是因為王夫人的原因,所以特意選擇留了下來,又在寶釵刻薄的言語之下,更加不好意思離開了。
寶釵因笑道:“你正經(jīng)去罷。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她心里打緊的不自在呢?!睂氂竦溃骸袄硭?,過一會子就好了?!?/p>
但顯然,寶玉雖然嘴上硬氣,但心里,始終是放不下林妹妹的,所以這一頓飯,他吃的特別快,即使寶釵再一次打趣,他也顧不得了,吃完飯便往林妹妹哪里跑了。
而林黛玉,顯然在門外時,聽到了寶玉所說的話,心中有氣,所以見到寶玉,是愛理不理的。但就在寶玉設(shè)法安慰她時,小廝卻跑來,告知了馮紫英有請的消息。
面對寶玉的離去,黛玉便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寶玉聽了,方欲說話,只見有人進來回說“外頭有人請你呢”。寶玉聽了,忙撤身出來。黛玉向外頭說道:“阿彌陀佛!趕你回來,我死了也罷了!”
林妹妹的無心之舉,或許也預(yù)示了她死時的場景。
(2)晴為黛影,晴雯去世的場景,是黛玉去世的提前預(yù)示。
晴雯被攆,對寶玉的打擊非常大。為此,他不惜背著王夫人,跑到了晴雯哥嫂家中看望了她,對她噓寒問暖。
只是幾天后,晴雯去世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玉,正隨著父親賈政,弟弟賈環(huán)等人,去赴宴了。等寶玉回來后,得知晴雯去世的消息,大為震驚,想要跑到她的靈前祭奠一番,卻發(fā)現(xiàn),早已人去樓空,她的哥嫂在王夫人的吩咐下,已經(jīng)把晴雯火化了。
寶玉對此,同樣無能為力。
晴為黛影,并非她們二人相貌相似,性情相投;她們二人的命運,也同樣如此。晴雯去世時,寶玉與她無緣相見,或許,林妹妹去世時,寶玉同樣無緣同她相見。
寶黛二人的愛情,感人至深,但顯然,在《紅樓夢》這場大悲劇中,他們二人,注定是有緣無分。
林妹妹作為寄居賈府的孤兒,賈母健在時,自然極力維護她;但賈母去世后,她的處境必定會發(fā)生變化。雖然紫鵑情試寶玉,寶玉已經(jīng)明確了心志,離開林妹妹便不能活,但王夫人,是一個只知權(quán)利而不顧情義的人,因此,即使她明白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地位,她對林妹妹的態(tài)度,也不會發(fā)生改變。
試看,她對丫鬟金釧兒的無情,對迎春的無情,對晴雯的無情,便能看出她的作風(fēng)。
為了成全“金玉良緣”,她必然會用盡各種手段,拆散寶黛二人,而讓寶玉護送探春遠嫁,獨留林妹妹一人在賈府受煎熬,自然是最好的手段。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