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后周皇族后裔。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在《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有不少都是豪爽、仗義疏財之人,比如宋江,當然最仗義疏財?shù)娜耍€是要數(shù)柴進,畢竟柴進財大氣粗,有仗義疏財?shù)臈l件。
柴進身份尊貴,又有丹書鐵券,他曾以自身的條件,幫助了不少人,比如宋江、武松、林沖等人。哦,對了,梁山首任首領王倫也是在他的資助下,在梁山落草,成了梁山首任寨主。
宋江雖然也是仗義疏財之人,但他還是難以和柴進相比的。
而問題來了,論仗義疏財誰也比不了柴進,為什么宋江卻做了梁山老大呢?
其實,做上梁山老大的位置,雖然仗義疏財是一個因素,但最主要的并不只仗義疏財。再則,宋江在金錢上雖然資助他人不如柴進,但意義卻不同。
首先,柴進豪爽,為人仗義疏財,樂于助人,這不可否認。但宋江卻也不遑多讓。
不要忘記了,宋江又有“及時雨”之稱,也就是說,他的樂于助人,是在人危急的時候,總能出手相助。他雖然錢財不多,但卻全力資助。
而柴進家大業(yè)大,縱然他幫助了不少人,但相對于他的家業(yè),卻猶如九牛一毛。
所以就給人這樣的一種感覺,人們記住的是柴大官人是大善人,而記住宋江的卻是及時雨。
兩者相比,不難看出兩人在江湖上名聲和威望的高低。
其次,柴進由于身份高貴,縱然他有心結(jié)交英雄好漢,但卻難以和常在江湖上行走宋江結(jié)交的好漢多。
再則,柴進上梁山的時間也沒有宋江早。
而宋江則在他上梁山后,不斷的拉新人、帶心腹進入梁山,使得宋江在梁山的追隨不斷增加,不僅壯大了自己的勢力,而且甚至開始有超越、架空晁蓋的趨勢,以至于他在此時就隱然成為了梁山實際上的老大。
單憑這一點,柴進就不能和宋江比。
最后,《水滸傳》講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兄弟聚義的故事,而如果他們是單純的聚義,而不招安,說到底就是一群落草的賊寇,那樣的話,和方臘、王慶、田虎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所以,梁山眾兄弟最后一定要走招安這一條路。
柴進是柴氏嫡傳子孫,他本來就身份高貴,又有丹書鐵券,歷來受到朝廷禮遇,如果不是遇到重大事故,他輕易不會落草的。
但后來柴進還是落草了,這說明他已經(jīng)對朝廷失望了,所以他以柴氏子孫的尊貴身份才會落草。
換而言之,柴進落草為寇,就不打算為大宋良民了。但梁山兄弟最后要走招安這一條路,能帶領眾兄弟走上這條路的,只有梁山的老大,而柴進顯然不適合。
而宋江則不同,宋江雖是小吏出身,但卻有忠君報國之心??v然宋江后來落草上了梁山,但他同樣不失報國之心。他上梁山之是權(quán)宜之計。在他心里一直想著招安。
宋江的想法,正好符合《水滸傳》忠義的主旨,所以他能做梁山老大,而柴進不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