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為墨辨或墨經(jīng),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47章 貴義(2)
《貴義》這篇文章,是墨子通過自己的一些言論,即主要說“義”的問題,提出萬事沒有比“義”更珍貴的了,人們的一切言論行動,都要從事于義。墨子自己就能夠自苦行義。他批評世俗君子能嘴上道說仁義,實際上卻不能實行。墨子認為現(xiàn)在所謂的“君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義,他們看待義還不如看到一個背糧食的人。看到背糧食的人背不動還會伸手去幫忙,但對待義卻常常是視而不見,甚至惱怒幫助他實現(xiàn)“義”的人。這些人使用自己的身體還不如商人使用一個錢幣謹慎。
墨子在游說楚國時,使穆賀大喜,但穆賀說:“你的主張是很好,但這都是賤人干的,而不加采納?!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第一,墨子是小生產(chǎn)者的代表,他所有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勞動人民的基礎上的,也就是穆賀所說的“賤人”的基礎上的。第二,墨子所提出的思想是很切合實際的,很適合國家的發(fā)展,但只因自己的思想很貼近小生產(chǎn)者,符合小生產(chǎn)者的利益,因此使上層階級不滿,而不加引用。
【原文】
子墨子曰:“今瞽曰:‘鉅①者白也,黔者黑也?!m明目者無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無以易之。兼仁與不仁,而使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p>
子墨子曰:“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②之慎也。商人用一布布③,不敢繼茍而讎焉④,必擇良者。今士之用身則不然,意之所欲則為之,厚者入刑罰,薄者被毀丑,則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弊幽釉唬骸笆乐佑淞x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則慍,是猶欲其墻之成,而人助之筑則慍也。豈不悖哉!”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傳其道于后世,是故書之竹帛,鏤之金石,傳遺后世子孫,欲后世子孫法之也。今聞先王之遺①而不為,是廢先王之傳也?!?/p>
子墨子南游使衛(wèi),關中②載書甚多,弦唐子見而怪之,曰:“吾夫子教公尚過曰:‘揣曲直而已?!穹蜃虞d書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讀書百篇,夕見漆③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nóng)之難,吾安敢廢此?翟聞之:‘同歸之物,信有誤者?!欢衤牪烩x④,是以書多也。今若過之心者,數(shù)逆于精微。同歸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書也。而子何怪焉?”
子墨子謂公良桓子曰:“衛(wèi),小國也,處于齊、晉之間,猶貧家之處于富家之間也。貧家而學富家之衣食多用,則速亡必矣。今簡①子之家,飾車數(shù)百乘,馬食菽粟者數(shù)百匹,婦人衣文繡者數(shù)百人,吾②取飾車、食馬之費,與繡衣之財以畜士,必千人有余。若有患難,則使百人處于前,數(shù)百于后,與婦人數(shù)百人處前后,孰安?吾以為不若畜士之安也。”
子墨子仕人于衛(wèi),所仕者至而反。子墨子曰:“何故反③?”對曰:“與我言而不當。曰:‘待女以千盆?!谖椅灏倥?,故去之也?!弊幽釉唬骸笆谧舆^千盆,則子去之乎?”對曰:“不去?!弊幽釉唬骸叭粍t,非為其不審④也,為其寡也?!?/p>
【注釋】
① 鉅:“皚”,白色。
② 布:古代錢幣。
③ 后一“布”字當作“市”,購物之意。
④ 繼:疑“縱”字之誤;讎:通“售”,以錢買物。
① 遺:“道”字之誤。
② 關中:指車上橫闌之內(nèi),即車中。
③ 漆:“七”之借音字。
④ 鈞:通“均”,一致。
① 簡:閱。
② 吾:“若”字之誤。
③ 反:通“返”。
④ 審:疑為“當”字之誤。
【翻譯】
墨子說:“現(xiàn)在有一個盲人說:‘銀是白的,黔是黑的?!词故茄劬γ髁恋娜艘膊荒芨乃?。把白的和黑的東西放在一塊兒,讓盲人分辨,他就不能知道了。所以我說:盲人不知白黑,不是根據(jù)盲人給白黑下定義,而是因為他無法擇取?,F(xiàn)在天下的君子給‘仁’下定義,即使是禹、湯也無法改變它。但是把符合仁和不符合仁的事物混雜在一起,讓天下的君子來分辨,他們就不知道了。所以我說:天下的君子,不知道‘仁’,不是因為他給‘仁’下定義,而是因為他對‘仁’無法擇取?!?/p>
墨子說:“現(xiàn)在的士人以身處世,不如商人使用一個錢幣慎重。商人用一個錢幣購買東西,不敢任意馬虎地購買,必定選擇好的?,F(xiàn)在的士人使用自己的身體卻不是這樣,隨心所欲地胡作非為,結(jié)果重的遭到刑罰,輕的受到毀罵,這就是士人使用自己的身體不如商人使用一個錢幣慎重啊!”墨子說:“當代的君子,想要實現(xiàn)他的道義,可是別人幫助他修養(yǎng)身心,他就怨恨,這就好比要筑成墻,而別人幫助他卻怨恨一樣。這難道不是很荒謬嗎?”
墨子說:“古時候的圣王,想把自己的學說傳給后代,因此寫在竹簡、帛上,刻在金、石上,留傳給后代子孫,要后代子孫學習它。現(xiàn)在聽到了先王的學說卻不去實行,這是廢棄先王所傳的學說了?!?/p>
墨子南游到衛(wèi)國去,車廂中裝載的書很多,弦唐子見了覺得很奇怪,問道:“老師您曾教導公尚過說:‘書籍不過用來衡量是非曲直罷了。’現(xiàn)在老師裝載這么多書,有什么用處呢?”墨子說:“過去周公旦早晨讀書百篇,晚上接見七十個士人,所以周公旦輔助天子,他的美善傳到了今天。我上沒有國君的差事,下沒有耕種的艱難,我怎么敢拋棄這些書呢!我聽說過:‘萬事萬物殊途同歸,流傳的時候確實會出現(xiàn)差錯?!怯捎谌藗兟牭降牟荒芤恢拢瑫投嗥饋砹恕,F(xiàn)在像公尚過那樣的人,已能夠考慮事理之精微。對于殊途同歸的萬事萬物,既已知道其重要旨意,因此就不用以書教育了。而你為什么要感到奇怪呢?”
墨子對良桓子說:“衛(wèi)國是一個小國,處在齊國和晉國之間,就像一個貧家處在富家之間一樣。貧家如果學富家的穿衣、吃飯、多花費,那么貧家必定會很快就破敗了。現(xiàn)在看看您的家族,裝飾的車數(shù)百輛,吃菽、粟的馬有數(shù)百匹,穿文繡的婦人有數(shù)百人,如果把裝飾車輛、養(yǎng)馬的費用和做繡花衣裳的錢財用來養(yǎng)士,必定可以養(yǎng)一千人還有余。如果遇到危難,就命令幾百人在前面,幾百人在后面,這跟讓幾百個婦人站在前后,哪一個安全呢?我以為不如養(yǎng)士安全?!?/p>
墨子派人到衛(wèi)國做官,去做官的人到衛(wèi)國后卻回來了。墨子問他說:“什么原因又返回來呢?”那人回答說:“衛(wèi)國對我說話不算數(shù)。說:‘給你糧食一千盆?!瘜嶋H卻給了我五百盆,所以我離開了衛(wèi)國?!蹦佑謫柕溃骸敖o你的糧食超過一千盆,那么你還離開嗎?”那人答道:“不離開。”墨子說:“既然這樣,那么你回來并不是因為衛(wèi)國說話不算數(shù),而是因為俸祿少?!?/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