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與賈環(huán)、元春、寶玉是兄妹。在四春中,探春居三。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紅樓夢》里,賈探春是一個苦命的小姐,雖然生在豪門之家,但因為是庶出的原因,所以一直得不到嫡出小姐的待遇。
王熙鳳病后,王夫人讓探春理家,正直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吳新登家的來領銀子,賈探春絲毫不念親情,只給了二十兩銀子,隨后趙姨娘大鬧一場。還說,你舅舅死了,你多給幾兩銀子又怎么了?探春回說,誰是我舅舅?年下剛升九省檢點的才是我舅舅呢。
趙國基是不是賈探春的舅舅?當然是,因為趙姨娘是她的親生母親,那她為何會不認這個舅舅呢?也許明白的這里面的真正含義,才能真正理解賈探春的不易。
在古代,小妾所生的兒女都由正室所養(yǎng),而這些庶出的兒女,也只能認正室這邊的親戚。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探春沒有說錯,王夫人的哥哥王子騰才是她的舅舅。
但血濃于水的親情,賈探春真的不在意嗎?當然不是,是她不能認。
王夫人臨時委任她管理榮國府,既是對她能力的肯定,也是對她額外的照顧,也因此,賈探春更加需要處處小心,省的落人口舌。
在《紅樓夢》里,王夫人這個榮國府的二太太,總是一副慈祥的面孔,她信佛,樂善好施,但她的真面目卻是一個無情的人,無論是對賈府里的丫鬟,比如金釧兒、晴雯;還是對自己的兒子賈寶玉,她都是用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原則去行事,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想法。
趙姨娘是賈政的小妾,賈探春的親生母親,但因為世俗的規(guī)定,所以,探春只能叫自己的母親為趙姨娘;趙姨娘這個女子,毫無城府,嫉妒心強,處處常常顛三倒四,這讓探春非常尷尬,所以,賈探春多數(shù)時候,選擇遠離這樣一個帶著負能量的親生母親。
她曾經(jīng)說,我只認太太、老太太,似乎一直以來在她的心里都沒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弟弟;她為寶玉做鞋,卻不愿意為自己的弟弟做鞋,似乎不盡人意。
但我們要明白,她為何不愿意同自己的親人走的近?是因為王夫人這個正室,一直以來都對趙姨娘這個小妾有成見。賈環(huán)是賈政的兒子,按理說理應由王夫人照顧,然而她為何不愿意照顧呢?自然是她對趙姨娘成見太深。
試想,如果賈探春同趙姨娘走的太近,她的處境會怎么樣呢?王夫人難道還會重視她、讓她理家嗎?也許到那個時候,眾人也會不尊重她。
所以,探春對自己親人的疏遠,是一種無奈,而這種無奈的表現(xiàn),也為自己的親人帶來了更直觀的利益。
玫瑰露事件中,眾人都知道,王夫人屋里丟棄的玫瑰露是彩云偷的,彩云同賈環(huán)關系親密,她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為趙姨娘的再三懇求。
平兒說過,找出臟污不難,但卻會得罪一個人,并豎起了三個手指,她指的,自然是賈府三小姐賈探春了。
所以,因為賈探春遠離趙姨娘,因為賈探春得到王夫人的喜愛,所以她在眾人心中的地位,已經(jīng)超出了庶出的身份。沒有人敢小看她,沒有人愿意小看她。從這里看,似乎她對自己的親人,又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探春遠嫁,離別之前對趙姨娘叫的那一聲“娘”,才是她唯一一次的感情流露。
也許,但南安太妃來到賈府,要見賈府小姐,賈母將她推出去的那一刻,她就明白了自己的結局,只是身在侯門,身為古代的女子,她從來沒有選擇。
果然,隨著南安太妃第二次來到賈府,再一次提出單獨見她,她的命運便注定了。
遠離故土,遠離親人,為了賈府的未來,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這就是探春的結局。離別之時,她第一次對著趙姨娘一個親生母親叫出了一聲“媽”,也許,在那一刻,捧著《紅樓夢》看的讀者也會淚流滿面吧,那昔日無奈的偽裝,此時此刻再也不用了,只是這一別,何日再見呢?
也許,只有真正懂得了賈探春這個庶出女子的處境和無奈,才能明白,她為何不認那個死去的親舅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