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fù)習備考的過程中,文化常識的內(nèi)容過于瑣碎,因此,這一部分內(nèi)容常常成為學生復(fù)習的難點。今天為大家?guī)砀咧姓Z文??嫉奈幕WR,希望同學們可以全部記下。
1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勞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為公爵,就是晉文公、秦穆公、齊桓公等??傮w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應(yīng)名號也就高了。
2.子:古代對男子尊稱。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4.執(zhí)事:辦事的官員,可用作對對方的敬稱。
5.祖: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和送別。
8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勞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為公爵,就是晉文公、秦穆公、齊桓公等。總體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應(yīng)名號也就高了。
9子:古代對男子尊稱。
10.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詩人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李煜、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
年齡稱謂
1.襁褓 “襁褓”本義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如《論語·子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后來以此來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孩提 指2~3歲的兒童?!睹献印けM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3.齒齔又稱為齠齔,指兒童換牙,借指7~8歲的兒童。
4.總角、垂髫 指幼年兒童?!斑@院門上也有四五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紅樓夢》)
5.豆蔻年華 指女子十三四歲,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p>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