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是《紅樓夢》中的一位農(nóng)村老婦人,人物刻畫極為成功的一個典型。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細(xì)按《紅樓夢》前80回,劉姥姥共來賈府兩次,第一次是在第6回,回名曰“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因家計貧寒,連個年都過不好,故冒寒冬臘月,前來賈府碰運氣“打秋風(fēng)”,說白了就是要錢,時任榮國府管家的王熙鳳接待了她,給了劉姥姥20兩銀子,解了姥姥燃眉之急。
而到了第39回,劉姥姥感恩鳳姐前番金銀幫助,于是便將自家地里的瓜菜摘了些,推著車送來榮國府,而這次卻承蒙賈母待見,留劉姥姥多住了幾日,于是就也發(fā)生了最經(jīng)典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情節(jié)。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可謂收獲頗豐,單是王夫人,就賞了劉姥姥一百兩銀子,賈母、賈寶玉、平兒、鳳姐,乃至鴛鴦,也都送了劉姥姥不少好東西,從金銀錁子到衣裳綢緞、丹藥,劉姥姥真可謂不虛此行。
用今天的話來說,劉姥姥去貴族人家演了一圈兒小品,逗主人開心,臨走時獲贈幾十萬人民幣,想想都讓人羨慕。
劉姥姥之所以能有這般收獲,根本原因是她獲得了賈母的喜歡,賈府大部分人對劉姥姥的“慷慨解囊”,差不多都是看在賈母的面子上,但劉姥姥為何能獨得賈母青睞,那就離不開一個更重要的人物——王熙鳳!
事實上,劉姥姥能這么順利見到賈母,并且獲得賈母喜歡,幕后的推手都是王熙鳳,先來說劉姥姥見到賈母的契機。
第39回,劉姥姥給榮國府送完菜,擔(dān)心天晚了出不去城,就準(zhǔn)備走了,結(jié)果周瑞家的忙忙的跑來報喜,讓劉姥姥趕緊準(zhǔn)備一下,準(zhǔn)備干啥?自然是去見賈母,我們來看看周瑞家的原話:
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訴二奶奶:‘劉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趕不出城去?!棠陶f:‘大老遠(yuǎn)的,難為她扛了那些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夜,明兒再去?!@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緣了?這也罷了,偏生老太太聽見了,又問:‘劉姥姥是誰?’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薄?9回
周瑞家的話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她站在自己的視野,分析了王熙鳳的心態(tài)。比如劉姥姥準(zhǔn)備要走了,周瑞家的稱自己是“悄悄”回稟王熙鳳,為何悄悄?因為賈母、王熙鳳以及諸主子奶奶俱在,斷然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送菜姥姥,就做正經(jīng)工作匯報,所以周瑞家的想的是,悄悄回明王熙鳳,王熙鳳也悄么聲地回復(fù),別因為這點小事驚動老太太和其他人。
曹公筆法精準(zhǔn),周瑞家的回話用的是“悄悄”,可王熙鳳卻絲毫沒有向其他人隱藏劉姥姥的意思,所以是“二奶奶說”,而不是“二奶奶悄聲說”,也正是因為王熙鳳有意讓劉姥姥的名字,出現(xiàn)在賈母耳中,這才有了后來的賈母要見劉姥姥,以及“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些情節(jié)。
但王熙鳳有意識地給劉姥姥C位出道的機會,并不是完全出于真心要幫助劉姥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將劉姥姥當(dāng)做一個樂子,取悅賈母。
十年砍柴在《閑話紅樓:大觀園的后門通梁山》第三章第三節(jié)之文《鳳姐兩副面孔的緣由》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
劉姥姥之所以以一村婦之身,來侯門深似海的賈府打秋風(fēng)能滿載而歸,是因為博得了賈母的高興,而其中鳳姐的穿針引線最關(guān)鍵。當(dāng)然,這并非是鳳姐真有憐貧恤老之心,而是她想讓吃慣了滿漢全席的賈母嘗點山野土菜,把劉姥姥當(dāng)成女清客來取悅最高領(lǐng)導(dǎo)。
筆者雖同意十年砍柴之分析,但私認(rèn)為,王熙鳳利用劉姥姥討好賈母,固然占了大部分原因,但必然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出于對劉姥姥的欣賞。
劉姥姥前番打秋風(fēng),可謂“空手套白狼”,王熙鳳必然深嫌此類人,在心中將劉姥姥也歸入“不要臉皮之村婦”的行列,可劉姥姥第二次來榮國府,卻是報答前番恩情,故送來自家地里最新鮮的瓜菜,可見這位老人人品之敦厚,若是無這番“還禮”,劉姥姥前番要錢便當(dāng)真成了“打秋風(fēng)”,那其后宮中敲詐賈家的夏太監(jiān)、周太監(jiān)又有何區(qū)別?
因此,王熙鳳幫助劉姥姥,亦是欣賞其人品,林姥姥臨離開賈府之前,王熙鳳亦曾請求劉姥姥為自己女兒取個名字,劉姥姥便取了“賈巧”二字,若無對劉姥姥的信任,如何敢讓一個村婦隨隨便便給自己女兒起名兒?
綜上,金陵十二釵之賈巧判曲《留馀慶》中提到“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此陰功并非單指劉姥姥初進榮國府,王熙鳳隨手賞的二十兩銀子,更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王熙鳳對劉姥姥的暗中照顧,陰功之論述,今日方得正解。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