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家不是第一個被抄家的家族,在賈家抄家之前,甄家已經(jīng)先于賈家被抄。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恼拢瑲g迎閱讀哦~
書中江南甄家被作者曹雪芹提起了好幾次,有正面出場的,也有借別人轉(zhuǎn)述的,其中有兩場曾暗示了江南甄家與皇室的關(guān)系,還有與北靜王府的關(guān)系。
一、老太妃病重,江南甄家奉旨入宮,暗示老太妃是甄家的女兒。
賈母便問:"多早晚進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說:'昨日進的京。今日太太帶了姑娘進宮請安去了,故令女人們來請安,問候姑娘們。"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進京的。"賈母問道:"家眷都來了嗎?"四人回說:"老太太和哥兒,兩位小姐并別位太太都沒來,就只太太帶了三姑娘來了。"賈母道:"有人家沒有?"四人道:"尚沒有。"
從賈母與甄家派來的四個女人對話可以看出,此次甄太太帶三姑娘奉旨入宮,雖然這四個女人沒有說明白,但因為甄太太只帶了沒有婚約的三姑娘,很顯然有奉旨入宮賜婚的意思。只是在說這個賜婚之前,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在第五十五回中生病的老太妃。
且說元宵已過,只因當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嬪妃皆為之減膳謝妝,不獨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俱免。故榮府今歲元宵亦無燈謎之集。
這段文字很明確地交代了老太妃生病的事情,因為這位老太妃生病,宮里的嬪妃不能回家省親,嬪妃們還要減膳謝妝為老太妃祈福,宮中也將宴樂全免,足見這位老太妃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猜測這位老太妃很可能曾經(jīng)撫養(yǎng)過書中的太上皇,太妃前面加了一個老字,她的身份就不再是皇帝的庶母,而是皇帝的祖母輩分。
從甄家曾經(jīng)受到過的恩寵來看,四次接駕,說明這位老太妃不僅是甄家的女兒,而且身份很特殊。她不是書中太上皇的生母,應該曾經(jīng)撫養(yǎng)過年幼的太上皇,以至于這位太上皇繼位后對甄家非常信任。太上皇退位后,皇帝繼位,大權(quán)還掌握在太上皇的手中,就像乾隆當太上皇一樣大權(quán)在握。
皇帝在老太妃還活著的時候,不敢動甄家,老太妃薨逝后,甄家很快被抄家,這也更加說明老太妃是江南甄家的靠山,當然她也是賈元春晉升賢德妃的關(guān)鍵人物。老太妃薨逝后,不僅甄家被抄家,賈家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賈元春在后宮中的日子也不好過。
或許這位老太妃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在自己生病的時候,讓皇帝下旨招甄家太太帶三姑娘入宮。老太妃是想要在自己薨逝后,再為甄家找一位靠山,就想要讓甄家的三姑娘入宮,將來也是甄家的依靠。不曾想,老太妃還沒有做好這一切安排就薨逝了。
皇帝對甄家下手,開始抄家,甄家在這之前已經(jīng)從女兒的口中知道了這一切,開始提前轉(zhuǎn)移財產(chǎn),希望將來可以東山再起。甄家的這位二女兒很可能是身份神秘的北靜王妃。
二、身份神秘的北靜王妃,才是紅樓夢中江南甄家敢于轉(zhuǎn)移財產(chǎn)的關(guān)鍵人物。
話說尤氏從惜春處賭氣出來,正欲往王夫人那兒去。跟從的老嬤嬤們悄悄地回道:"奶奶且別網(wǎng)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幾個人來,還有些東西,不知是做什么機密事。奶奶這一去恐怕不便。"尤氏聽了道:"昨日聽見你爺說,看邸報甄家犯了罪,現(xiàn)今抄沒家私,調(diào)取進京治罪。怎么又有人來?"老嬤嬤道:"正是呢。才來了幾個女人,氣色不成氣色,慌慌張張的,想必有什么瞞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從尤氏與婆子的對話可以看出,甄家在抄家之前已經(jīng)知道了要抄家的信息,提前把家產(chǎn)往老親戚賈家轉(zhuǎn)移,而王夫人很顯然沒有拒絕,也沒有考慮這件事的嚴重后果,私自接收了,這件事也為賈府日后被抄家埋下伏筆。
尤氏說昨日賈珍才看了邸報甄家犯了罪,現(xiàn)在要抄家,押解進京治罪。這會子甄家就派人來賈府轉(zhuǎn)移財產(chǎn),可見甄家早已得到了抄家的消息,而且提前做好了準備。
那么是誰把皇帝要抄家這樣的機密信息提前告訴了甄家呢?這個人很可能就是甄家的二女兒。賈母曾說甄家這位二姑娘不妄自尊大,與賈家走得很近。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北靜王的王妃。
北靜王妃書中沒有直接介紹她的身份,但從老太妃喪禮期間,北靜王府的一些做法,猜測北靜王妃應該是甄家的女兒。北靜王府曾把東院讓給了榮國府的賈母,北靜太妃和北靜王妃住了西院,與賈母同出同進,彼此互相照應。
如果北靜王妃是甄家的女兒,也就可以解釋通老太妃安排她嫁給北靜王的原因。北靜王是當時四王之首,地位高,甄家女兒若嫁給他,又為甄家的地位上了一道安全鎖。因北靜王妃地位高于賈母,賈母才說難得她不妄自尊大,與賈府關(guān)系走得近。
這位老太妃是江南甄家和賈家的政治靠山,她不僅替甄家女兒安排好婚事,還讓入宮多年的賈元春晉升賢德妃。只是這位老太妃還沒有來得及安排甄家三姑娘的婚事,就薨逝了。她薨逝后,皇帝已經(jīng)不再顧忌,下旨查抄甄家,甄家被抄家,賈家也就不遠了。
老太妃薨逝后,皇帝開始有意查抄甄家,當時北靜王很顯然能察覺到這一點,北靜王妃知道這個消息也就不足為奇了。她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家里,甄家在皇帝還沒有開始抄家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移家里的財產(chǎn)。當時甄家首選的就是老親戚賈家,或許在甄家看來,賈家還有一位貴妃娘娘在,應該暫時還是安全的。殊不知,賈家替甄家私藏財物犯了朝廷的忌諱,也為賈家日后被抄家埋下了伏筆。
抄家是古代社會很嚴厲的刑罰,與現(xiàn)在的沒收財產(chǎn)不同,古代抄家要株連整個家族。清代對抄家就有嚴格的規(guī)定,有政治罪,有經(jīng)濟罪。政治罪一般比較嚴厲,經(jīng)濟罪多少會輕一些。有的不僅查抄家產(chǎn),還把犯官家屬發(fā)配為奴,書中甄家不僅被皇帝下旨查抄家產(chǎn),還被押解進京治罪,可見罪名不輕,至少在皇帝看來很嚴重。
據(jù)資料記載,如果被抄家的犯官提前轉(zhuǎn)移了財產(chǎn)到親友家,一旦查出,替犯官收藏家產(chǎn)的親戚也要被抄家治罪。結(jié)合文中甄家很可能從女兒北靜王妃的口中知道了抄家的信息,提前派人把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了賈家,這也與尤氏撞見甄家人送東西到王夫人屋里的情況相符,只是甄家轉(zhuǎn)移財產(chǎn)害了賈家。
或許江南甄家還想著將來靠女婿北靜王的勢力東山再起,想著皇帝即便是不念老太妃的情分,也要顧忌與甄家有姻親關(guān)系的北靜王,才敢于在獲知抄家的情況下私自轉(zhuǎn)移財產(chǎn)到賈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