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zhàn)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睹献印饭财咂?,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為性善論,護長德治。
第七章講述拜見外國君主的規(guī)范。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節(jié)
【原文】
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
孟子曰:“古者不為臣不見。段干木1逾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納,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見矣。陽貨欲見孔子2而惡無禮,大夫有賜于士3,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瞰4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曾子曰:‘脅肩諂笑5,病于夏畦6?!勇吩唬骸赐裕^其色赧赧然7,非由之所知也?!墒怯^之,則君子之所養(yǎng),可知已矣?!?
【譯文】
公孫丑問道:“不去謁見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說:“古代,一個人如果不是諸侯的臣屬,就不去謁見?!矎那拔何暮钊タ炊胃赡荆扯胃赡緟s跳過墻去躲開他,〔魯繆公去看泄柳,〕泄柳卻緊閉大門不加接納,這些都做得太過分;迫不得已,也就可以相見了。陽貨想要孔子來看望他,又不愿自己失禮,〔徑自召喚,便利用了〕大夫對士有所賞賜,當時士如果不在家,不能親自接受并拜謝,便要親自去大夫家答謝〔這一禮節(jié)〕。陽貨遠遠看到孔子外出的時候,給他送去一只蒸小豬;孔子也遠遠看到聽到陽貨不在家,才去答謝。在那時候,陽貨若是〔不玩花樣,〕先去看望孔子,孔子哪會不去看望他?曾子說:‘肩膀抬得高高,滿臉諂媚地笑,比那大熱天在菜地澆糞還讓人吃不消?!勇氛f:‘分明不想和這種人談話,卻勉強應付幾句,臉上又顯出慚愧的表情,我可弄不懂這些?!瘡倪@一點來看,君子如何養(yǎng)成自己,就可以曉得了?!?/p>
【注釋】
(1)段干木:姓段,名干木,魏文侯時賢者。
(2)陽貨欲見孔子:事見《論語·陽貨》;見,陽貨欲令孔子來見的意思。
(3)大夫有賜于士:陽貨為魯正卿季氏之宰(總管),為“大夫級”;其時孔子在野,故稱“士”。
(4)瞰:音kàn,遠望。
(5)脅肩諂笑:脅肩,即聳體,故作恭敬之狀;諂笑,獻媚地笑。
(6)畦:音qí,灌園,澆水。
(7)赧赧然:因慚愧而臉紅的樣子;赧,音nǎn。
(8)非由之所知也:由,子路字仲由;這是一句表示很厭惡的婉轉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