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林黛玉的前身絳珠草,當(dāng)初下世目的就是“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既然黛玉下世的目的就是還淚,又是入了太虛幻境薄命司的人,就注定她的下場不會圓滿。在劉姥姥講的茗玉小姐的故事中曾寫道:“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歲,一病死了。”
茗玉小姐的家世,和黛玉一模一樣,很顯然,茗玉其實就是黛玉的一個化身,因此很多讀者認(rèn)為,黛玉是為了還淚,而“一病死了”,這就是高鶚續(xù)寫《紅樓夢》中寫的黛玉的結(jié)局:被寶釵和寶玉的婚事氣的,眼淚哭干,一病死了。
其實,黛玉最后是怎么死的,除了淚盡而亡,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黛玉和寶釵合一的判詞里——“玉帶林中掛”,反著讀就是“掛中林黛玉”,實際就是自縊而亡。
第二種是在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聯(lián)詩時寫道:“冷月葬花魂”——冷月之下,把自己的一縷芳魂葬送湖中,當(dāng)然就是投湖而死了。
那么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她死之后,寶玉真的能無動于衷,接著就娶了寶釵為妻嗎?筆者認(rèn)為,黛玉最后的死法就是自縊而亡,所謂的“一病而死”,只是曹翁編出來的一個幌子,而冷月葬花魂的人,根本不是黛玉,而是另有其人。
一病而死:只是幌子,真實的死因是自殺。
高鶚續(xù)書中,黛玉因從傻大姐處聽到寶釵和寶玉要完婚,因此一下病情加重,眼淚干涸,最終一命嗚呼,做了北邙鄉(xiāng)女。
高鶚續(xù)書延續(xù)了“一病而亡”的讖語,但筆者認(rèn)為,黛玉應(yīng)該并非是氣急攻心,病勢加重而死,雖然這種死法,也很凄慘,但筆者認(rèn)為,這種死法低估了《紅樓夢》的悲劇程度。
其實在《紅樓夢》中,有很多人都是“一病死了”,比如賈寶玉的哥哥賈珠,原文寫道:“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xué),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在明面上,賈珠是一病死的,但寶玉挨打一回,王夫人看到寶玉被打得太重,不覺哭著“苦命的兒”,原文寫道:“因哭出‘苦命兒’來,忽又想起賈珠來……”
為啥說到“苦命兒”,就想到賈珠?這其實是曹翁的不寫之寫:賈珠的死,并不是簡單地因為生病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
除了賈珠,寧國府的秦可卿的死亡原因,給大家的印象也是一病而死的。秦可卿死前就得了病,賈珍夫婦遍請名醫(yī),尋到一個張友士,診斷結(jié)果為:“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總是過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p>
但沒過多久,就傳來秦可卿的死訊,下人傳報:“東府蓉大奶奶沒了”。
讓人奇怪的是,榮國府得到秦可卿的死訊,表現(xiàn)是“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
可見,秦可卿生病而死另有隱情,要不然也不可能全家都“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恰好,在秦可卿的判詞上的圖畫是——“有一美人懸梁自縊”。
所以說,紅樓夢里的一病而死,根本不是那么簡單,很多都是死于非命,但賈家為了粉飾臉面,都用“一病而死”自圓其說。
其實,筆者認(rèn)為,曹翁留下的種種細節(jié)來看,黛玉的死并非因病而死,而是被逼自盡。
冷月葬花魂:投湖溺亡的人,根本不是黛玉,而是一個男子。
黛玉不是病死,那么是不是如“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讖語一樣,是投湖而死的呢?
筆者認(rèn)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確實隱喻一個人投湖溺水,但這個人不是黛玉,而是另有其人。
史湘云和黛玉在大觀園湖畔的凹晶館聯(lián)詩,兩人在吟誦出經(jīng)典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之前,幾句詩十分耐人尋味。
“虛盈輪莫定,晦朔魄空存。壺漏聲將涸,窗燈焰已昏?!?/p>
吟到此處,黛玉突然指著池中一個黑影對湘云說:“你看那河里,怎么像個人往黑影里去了?敢是個鬼罷!”
湘云膽大,用石頭朝那黑影砸去,原文說:“只聽那黑影里嘠然一聲,卻飛起一個白鶴來,直往藕香榭去了……”
正是這個白鶴和黑影,讓湘云有了佳句,這才聯(lián)出“寒塘渡鶴影”,黛玉接下來聯(lián)道:“冷月葬花魂”。
以往有分析認(rèn)為,“寒塘渡鶴影”,預(yù)示湘云在80回后成了船妓,這在87版《紅樓夢》中就是采用此種說法,而“冷月葬花魂”指的是黛玉投湖而亡。
筆者認(rèn)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首先這“寒塘渡鶴影”里的鶴,是池中的黑影飛起來,變成了白鶴。
當(dāng)時湘云和黛玉都在現(xiàn)場,而鶴卻在池中,可見這“寒塘渡鶴影”里的“鶴”,根本不是湘云。
詩歌講究對仗,既然“寒塘渡鶴影”里的“鶴”不是湘云,那“冷月葬花魂”的也不是黛玉,而是那個黑影。
那么,究竟這個黑影是誰?筆者認(rèn)為他是賈寶玉。
我們再看“寒塘”前的幾句詩:“虛盈輪莫定,晦朔魄空存。壺漏聲將涸,窗燈焰已昏。”本來是賞月詩,意思就是人生也如月亮一樣,盈虧莫定,說明寶玉的生活出現(xiàn)了大的變故。
寶玉是一個一心心系黛玉的情種,他的人生出現(xiàn)了大的變故,一定是黛玉出了什么天大的事。
“晦朔魄空存”,說明黛玉出了事,寶玉只剩了一個軀殼,神魂已經(jīng)隨著黛玉去了。
“壺漏聲將涸,窗燈焰已昏”,壺漏是計時工具,壺漏聲將干涸,說明夜已經(jīng)很深。但窗戶里還亮著燈,亮著燈說明里面還有一個沒睡的人。
此時,黛玉突然看到池中一個黑影,說明窗里的人走出屋子,來到池中,他要干什么?深更半夜,如此心事重重的一個人到池中,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求死。
這個人其實就是賈寶玉,黛玉死后,他并非無動于衷,而是傷心欲絕,悄悄投湖,他投湖是為了什么?“冷月葬花魂”,冷月之下為花魂殉葬,為黛玉殉情。
寶玉最后是娶了寶釵,怎么可能為黛玉殉情呢?其實秘密就在湘云用石頭打了一下黑影,變成了白鶴。
白鶴最后飛往的是什么地方?藕香榭,那是惜春的住所。惜春最后是做了尼姑,入了佛門的,說明在湘云的勸解下,寶玉沒有死成,卻遁入了空門,成了和尚、
也就是說,渡寶玉出生死,遁入空門的,是湘云,這才是“寒塘渡鶴影”的真意,一個“渡”字,是度化的渡。
黛玉自縊而亡:3個細節(jié),證明她死得有多冤。
既然黛玉不是病死,也不是投湖,她是怎么死的?筆者認(rèn)為就是上吊自盡。
秦可卿字“兼美”,原文說:“既有寶釵之鮮艷嫵媚,又有黛玉之風(fēng)流裊娜”,也就是說,秦可卿也是黛玉的一個化身,而秦可卿最后的死法是懸梁自縊。
其次,在大觀園諸芳詠柳絮詞,突然聽到窗外竹子上一聲響,嚇了眾人一跳,出門看時,卻是“一個大蝴蝶風(fēng)箏掛在竹梢上了”。
竹子向來是黛玉的別稱,而大蝴蝶,在滴翠亭楊妃戲彩蝶一回,寶釵撲打的一對蝴蝶,原文形容是“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玉”,實際就是黛玉和寶玉,一雙玉,正如賈母稱黛玉和寶玉是“一雙玉兒”。
所以這掛在竹梢上的蝴蝶,實際就是黛玉,而恐怖的是這里用了一個“掛”字,細想實際就是“吊死”的意思。
第三個細節(jié),正是寶釵和黛玉合一的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這四句判詞,一句寶釵,一句黛玉,第三句是黛玉,第四句是寶釵。
按說古代詩歌最講究對仗,按常理應(yīng)該是一句寶釵,一句黛玉,一句寶釵,一句黛玉才對,曹翁為何參差著安排,實際玄機正在后兩句“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意思正是“掛著林黛玉”,黛玉上吊死了,而埋入土中的確實金簪——薛寶釵。
換言之,就是在黛玉死后,寶釵用自己的名義埋入土中,而自己卻頂著黛玉的名義嫁給了寶玉。
黛玉死后,寶釵還要利用她的名頭自抬身份,多么恐怖和殘忍,黛玉被冤而死,最后卻落得如此下場,實在可悲!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