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是先秦時期地理著作,該書作者不詳,現(xiàn)代學者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jīng)》版本復雜,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jīng)》5卷,《海經(jīng)》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zhàn)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F(xiàn)可見最早版本為晉郭璞《山海經(jīng)傳》。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怼渡胶=?jīng)·海外北經(jīng)》,一起來看看吧!
海外自東北陬至西北陬者。
無之國在長股東,為人無。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柔利國在一目東,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國,人足反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谷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昆侖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
深目國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
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為人長而無腸。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使兩文虎,為人兩手聶其耳??h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兩虎在其東。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视蔑?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癁猷嚵?。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
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
拘纓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一曰利纓之國。
尋木長千里,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
跂踵國在拘纓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大踵。
歐絲之野大踵東,一女子跪據(jù)樹歐絲。
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東,洲環(huán)其下。
務隅之山,帝顓頊葬于陽,九嬪葬于陰。一曰爰有熊、羆、文虎、離朱、鴟久、視肉。
平丘在三桑東。爰有遺玉、青鳥、視肉、楊柳、甘柤、甘華,百果所生。有兩山夾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北海內(nèi)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其名曰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有青獸焉,狀如虎,我曰羅羅。
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
海外從西北角到東北角的國家地區(qū)、山丘河川分別如下。
無啟國在長股國的東面,那里的人不生育子孫后代。
鐘山的山神,名叫燭陰,他睜開眼睛便是白晝,閉上眼睛便是黑夜,一吹氣便是寒冬,一呼氣便是炎夏,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一呼吸就生成風,身子有一千里長。這位燭陰神在無啟國的東面。他的形貌是人一樣的面孔,蛇一樣的身子,全身赤紅色,住在鐘山腳下。
一目國在鐘山的東面,那里的人是在臉的中間長著一只眼睛。另一種說法認為像普通的人有手有腳。
柔利國在一目國的東面,那里的人是一只手一只腳,膝蓋反長著,腳彎曲朝上。另一種說法認為柔利國叫做留利國,人的腳是反折著的。
天神共工的臣子叫相柳氏,有九個頭,九個頭分別在九座山上吃食物。相柳氏所觸動之處,便掘成沼澤和溪流。大禹殺死了相柳氏,血流過的地方發(fā)出腥臭味,不能種植五谷。大禹挖填這地方,多次填滿而多次蹋陷下去,于是大禹便把挖掘出來的泥土為眾帝修造了帝臺。這帝臺在昆侖山的北面,柔利國的東面。這個相柳氏,長著九個腦袋和人的面孔,蛇的身子而是青色。射箭的人不敢向北方射,因為敬畏共工威靈所在的共工臺。共工臺在相柳的東面,臺是四方形的,每個角上有一條蛇,身上的斑紋與老虎相似,頭向著南方。
深目國在相柳氏所在地的東面,那里的人總是舉起一只手。另一種說法認為深目國在共工臺的東面。
無腸國在深目國的東面,那里的人身體高大而肚子里卻沒有腸子。
聶耳國在無腸國的東面,那里的人使喚著兩只花斑大虎,并且在行走時用手托著自己的大耳朵。聶耳國在海水環(huán)繞的孤島上,所以能看到出入海水的各種怪物。有兩只老虎在它的東面。
夸父國在聶耳國的東面,那里的人身體高大,右手握著青色蛇,左手握著黃色蛇。鄧林在它的東面,其實由兩棵非常大的樹木形成了樹林。另一種說法認為夸父國叫博父國。
禹所積石山在博父國的東面,是黃河流入的地方。
拘癭國在禹所積石山的東面,那里的人常用一只手托著脖頸上的大肉瘤。另一種說法認為拘癭國叫做利癭國。
有種叫做尋木的樹有一千里長,在拘癭國的南面,生長在黃河岸上的西北方。
跂踵國在拘癭國的東面,那里的人都是身材高大,兩只腳也非常大。另一種說法認為跂踵國叫反踵國。
歐絲野在反踵國的東面,有一女子跪倚著桑樹在吐絲。
三棵沒有枝干的桑樹,在歐絲野的東面,這種樹雖高達一百仞,卻不生長樹枝。
范林方圓三百里,在三棵桑樹的東面,它的下面被沙洲環(huán)繞著。
務隅山,帝顓頊埋葬在它的南面,九嬪埋葬在它的北面。另一種說法認為這里有熊、羆、花斑虎、離朱鳥、鷂鷹、視肉怪獸。
平丘在三棵桑樹的東面。這里有遺玉、青馬、視肉怪獸、楊柳樹、甘柤樹、甘華樹,是各種果樹生長的地方。在兩座山相夾的一道山谷上,有兩個大丘處于其間,叫做平丘。
北海內(nèi)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馬,名稱是騊駼。又有一種野獸,名稱是駁,形狀像白色的馬,長著鋸齒般的牙,能吃老虎和豹子。又有一種白色的野獸,形狀像馬,名稱是蛩蛩。還有一種青色的野獸,形狀像老虎,名稱是羅羅。
北方的禺疆神,長著人的面孔而鳥的身子,耳朵上穿掛著兩條青蛇,腳底下踐踏著兩條青蛇。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