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一位來自鄉(xiāng)下貧農家庭的諳于世故的老婆婆。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的文章
劉姥姥是一個比賈母年紀還大的鄉(xiāng)村婦女。
她一進榮國府時王夫人、王熙鳳、周瑞家的乃至賈府的看門人都看不起她,但最后還是對于這個來打秋風的劉姥姥還是給予了她救濟。
劉姥姥高高興興地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滿載而歸。
有道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凡事有一就有二就有三,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已經熟門熟路了。
見到王熙鳳后,鳳姐也已不再把她當打秋風的窮人來看待了,而是把它當成有經驗的老人家來尊敬了。
更重要的是,劉姥姥還投合了賈母的嗜好,兩人非常投緣,賈母非常喜歡這個積古識趣的農家老太太。
那么身份卑微、舉止粗俗的劉姥姥是憑什么贏得了賈府眾人的歡心呢?得益于劉姥姥的下面幾點原因:
一、勤勞身體好:
劉姥姥這個農家寡婦的到來,給一貫養(yǎng)尊處優(yōu)高高在上的賈府的主子們帶來了一股原汁原味原生態(tài)的清新質樸之風,讓她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見識過的很新鮮的刺激與好奇。
劉姥姥因為生活在有新鮮空氣的鄉(xiāng)村,又經常干一些農活使身體得到鍛煉,因而盡管年齡比賈母大,但身板卻比賈母硬朗結實,這是平日里養(yǎng)尊處優(yōu)、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賈母可望而不可即的,深得賈母羨慕。
二、裝傻充愣、帶著土氣又有見識的幽默開朗。
劉姥姥最經典討喜的橋段莫過于那次吃鴿子蛋時她對自己的自嘲: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惹得眾人前仰后合哈哈大笑不已。
她還非常識趣,當王熙鳳為了娛樂大家,故意把一盤子鮮花橫三豎四地插了她一頭,讓她像個不三不四的滑稽老妖精時,大家看了后笑得不得了。
劉姥姥知道王熙鳳的用心,為了討得賈府眾人的歡心,她一點也不生氣,非常懂得配合,會隨和湊趣地說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兒就這樣體面起來。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
現實生活中,不是有很多上了年紀的婦女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像個少女一樣,經常曬出自己的靚照而本被網暴的么。
對此,如果你能學學劉姥姥這樣幽默風趣地回懟,有劉姥姥的這種“怕人笑話不是劉姥姥,怕人不笑才是劉姥姥”的大氣胸襟的話,我想那些冷嘲熱諷你老不正經的人,一定會覺得你是一個可愛有涵養(yǎng)的老人。
在賈府里,只要有劉姥姥的影子,就能看到一個游刃有余、周旋在賈府眾人之中、說話俏皮,懂得如何隨和湊趣,雖帶著土氣但又讓人感到真誠頗有見識的、一個充滿正能量的陽光可愛風趣的老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