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即漢昭烈帝,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早年,劉備起家時,條件非常差,要兵沒兵,要將沒將,要地盤沒地盤,整天東奔西走,不是打游擊就是到處投靠,比如,投靠公孫瓚,投靠袁紹,投靠曹操,投靠劉表等等。直到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輔佐自己,這才咸魚翻身,一路風生水起。
本文只討論演義。
劉備早年,一窮二白,靠鎮(zhèn)壓黃巾起義起家,當時,手下沒有多少人馬,將不過關羽和張飛二人,整日也沒有什么起色。
后來,曹操攻打徐州,為父報仇,要血洗徐州,北海孔融向劉備求助,請劉備去救援徐州牧陶謙,當時,劉備捉襟見肘,沒多少人馬,只好去求老同學公孫瓚,向公孫瓚借兵。
公孫瓚也夠意思,二話沒說,借給劉備兩千人馬,還把大將趙云借給了劉備,沒想到,就是這一借,借出了問題,和劉備借荊州一樣,有借無還。
當劉備帶著借來的兵馬和借來的趙云,救援了徐州之后,趙云辭別時,劉備拉著趙云的手,灑淚而別。從此,劉備和趙云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為日后趙云投奔劉備埋下了種子。
按理來說,公孫瓚應該知道趙云的本事,這么重要的將領,怎么能輕易外借呢?
界橋之戰(zhàn),公孫瓚被袁紹大將文丑追殺,公孫瓚本來單挑文丑,覺得自己還有兩下子,不含糊,但是,他高估了自己,他不是文丑的對手,根本抵擋不住,于是,披發(fā)縱馬逃走。
在逃跑時,偏偏又倒霉,突然,馬失前蹄,摔于馬下,文丑一見,上來要殺公孫瓚,這時,在危急關頭,趙云趕到,擋住了文丑,與文丑大戰(zhàn)五六十合,不分勝負。
文丑是河北猛將,和顏良齊名,勇冠三軍,能力很強,而趙云能和文丑戰(zhàn)平,可見趙云的實力,不低于文丑,這是非常難得的。
公孫瓚應該珍惜才對,然而,公孫瓚卻不知道珍惜,等劉備來借兵幫助陶謙,聲明要借趙云時,公孫瓚居然想都沒想,直接就借了,這一借,出事了,趙云和劉備互有好感,好上了。
趙云救過公孫瓚,但公孫瓚卻不知道人才難得,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不重用趙云,導致趙云對他失去了信心。
公孫瓚后來被袁紹擊敗,走投無路,舉火自焚,落得了一個凄慘的下場,試想,如果當時有趙云在身邊助一臂之力,怎么會如此慘敗呢?
公孫瓚為劉備做了嫁衣裳。
趙云追隨劉備之后,先后參加了博望坡之戰(zhàn)、長坂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江南平定戰(zhàn)、入川作戰(zhàn)、漢水之戰(zhàn),皆戰(zhàn)績突出,名震天下,尤其是長坂坡之戰(zhàn),趙云如同開了掛一般,殺死曹軍戰(zhàn)將五十多員,還奪了青釭劍,連曹操都害怕趙云。
劉備借趙云借對了,英雄惜英雄,英雄之間互相欣賞,英雄所見略同,趙云輔佐劉備,征戰(zhàn)一生,忠心耿耿,臨陣不退,遇敵則先,留下了常勝將軍的美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