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送宮花這個場景,出現(xiàn)在《紅樓夢》第七回。這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淼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由于周瑞家的討好王熙鳳,輕視林黛玉,遭到林黛玉的怒懟,由此引發(fā)很多讀者的討論,但大家卻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送宮花的對象中為何沒有李紈?我們先看看原文中薛姨媽是如何叮囑周瑞家的:
薛姨媽乃道:“這是宮里頭作的新鮮樣法,堆紗花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舊了,何不給她們姊妹們帶去。昨兒要去,偏又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兩支,下剩六支,送林姑娘兩支,那四支給了鳳哥兒罷?!薄?回
一共十二支宮花,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每人兩支,還剩下四支,即便宮花數(shù)目富余,薛姨媽也沒想起李紈,而是讓周瑞家的將四支全部給了王熙鳳,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薛姨媽忘記了?可是王夫人在一旁也沒有提醒,真真奇怪。
必定會有論者給出答案:答案很簡單啊,李紈是個寡婦呀,所以她不能戴花兒!這個原因確實有,但并不嚴謹,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賈母!
賈母的丈夫賈代善當年也是早逝,第29回“清虛觀打醮”的時候,張道士曾明確說過這個,原話是:“當日國公爺?shù)哪觾?,爺們一輩的不用說,自然沒趕上;大約大老爺、二老爺,也記不清楚了。”
從這里可以推斷出,賈赦、賈政很小的時候,父親賈代善就去世了,所以才有“記不清楚國公爺模樣兒”的結論,也就是說,賈母也是很早就成了寡婦。
可賈母的生活就不似李紈那般素凈,她格外喜歡美的事物,第40回劉姥姥進大觀園,賈母看見盤子里的菊花好看,揀起一朵來就戴在簪鬢上;看見瀟湘館的窗紗舊了,立刻命人拿來粉色的“軟煙羅”給換上;即便是聽戲,賈母也要隔著水亭子,讓戲聲順著水聲傳過來,因為這樣更好聽;逛到蘅蕪苑,賈母甚至因為薛寶釵的住處太樸素而出言批評,足見其審美風格。
總之,賈母雖然也是個寡婦,但是生活卻過得無比滋潤,年老尚且如此,年輕容貌姣好之時,安能一身素衣,完全樸素打扮?所以,賈母年輕時絕對不像李紈這般樸素,而是該打扮就打扮的,不太可能出現(xiàn)年輕時謹小慎微,不敢穿紅戴綠,年老時突然一改往日風格的現(xiàn)象。
所以,李紈其實是可以戴宮花的,至少是有這個資格的,那為什么薛姨媽、王夫人不讓人給李紈送兩朵宮花呢?
說一千道一萬,最終還是要歸結到婆媳關系上,李紈之所以被眾人忽視,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夫人對她的打壓。
婆媳關系是一件復雜的事,說白了,李紈、王夫人這兩個女人之所以成為親人,是因為同一個男人——賈珠!王夫人乃賈珠之母,李紈乃賈珠之妻子,賈珠在,一家人尚可正常交流,賈珠一死,李紈和王夫人的關系就接近陌生人了,縱觀全書,我們很少看到王夫人和李紈之間有任何交流,這種“不寫之寫”反而透露出更多的信息——王夫人不喜歡李紈!
王夫人厭惡李紈,原因是復雜的,一方面李紈出身書香門第(國子監(jiān)祭酒之女),可王夫人出身權宦世家,文化素養(yǎng)、興趣愛好天差地別,本身就不是一類人;
同時,李紈嫁給賈珠后,賈珠便早死了,按照封建迷信說法,李紈是個“克夫”之女,王夫人又是個信佛的,自然對這些封建說法深以為然,從而不太喜歡這個兒媳婦李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紈是有兒子的,也就是賈蘭,這就對賈寶玉的未來構成了隱形威脅——將來榮國府是要交給賈寶玉還是賈蘭?很明顯,賈政更喜歡賈蘭多一點,因此王夫人緊緊攥住管家權不放,即便自己忙不過來,也不給李紈,也是交給了自己的內(nèi)侄女——王熙鳳,王夫人這么做就是怕李紈掌握了管家權,將來賈蘭再繼承榮國府家業(yè),那么榮國府就完全落在了這對母子手上!
也正是因此,王夫人一直在打壓李紈,比如第55回,王熙鳳病重,王夫人一個人又實在忙不過來,于是自己管理大部分事務,將一小部分權力下放給李紈,可即便這樣,王夫人還是不放心,于是又叫來探春和寶釵,一起協(xié)理李紈管理大觀園,由此才成立了所謂的“三人管理小組”!
王夫人的手段,李紈是知道的,加上她孤兒寡母,若不韜光養(yǎng)晦,徐圖前進,如何能有個安穩(wěn)的未來?于是李紈一方面好好教育兒子,一方面在生活上極端簡樸,不讓王夫人挑出自己的毛病。
比如李紈只穿素衣,稍微帶點顏色的衣裳都不敢穿,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眾姊妹都穿紅著綠,就連林黛玉都穿上了大紅鶴氅,唯獨李紈“仍穿一件青哆啰呢對襟褂子”;
第23回,元妃命賈府眾姊妹住進大觀園,李紈謹小慎微地選擇了“稻香村”作為自己的住所,因為這里足夠樸素;
再有第51回,晴雯生病,回稟李紈,李紈卻說若是病情沒有好轉,就讓晴雯暫時搬出去為好,晴雯大怒,寶玉在旁解釋:“這原是她的責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不是?!本瓦B賈寶玉都知道李紈畏懼王夫人,可見這對婆媳關系到底有多差!
也正是因此,李紈從不敢戴花兒,即便她有這個資格、可以戴,但她主動選擇青衫素衣,拒絕這些花兒,由于李紈長期的“人設維護”,導致在分發(fā)宮花時,自然而然地屏蔽了李紈,默認李紈不會要,也不需要。
而事實上,李紈這么做僅僅是為了在賈府、在王夫人跟前贏得一點生存空間,一個二十出頭的少女,如何能不喜歡穿漂亮的衣裳,戴好看的宮花?李紈一直在壓抑自己的個性,其后“秋爽齋偶結海棠社”的時候,李紈格外積極,還毛遂自薦要當社長,就是因為生活太寂寞了,有個詩社還能打發(fā)時間,與此同時,李紈不斷攢錢,為自己和兒子賈蘭的未來打下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
最終李紈的隱忍終于到了收獲了時候,她的兒子賈蘭高中,成為振興賈府的新星,而對于已被抄家的賈家眾人,李紈則選擇了袖手旁觀,所以才有紅樓夢曲《晚韶華》中的那句: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但李紈這么做,又有什么錯呢?畢竟賈府中也沒有值得她留戀之人,除了那個已經(jīng)死去的丈夫賈珠。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