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什么樣的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袁隆平觀后感200字篇一電影的主要內(nèi)容是講袁隆平為了使地球上的人們不在饑餓,決定研制雜交水稻,在研制中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毫不放棄。最終,雜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的成果,并不是那么簡單的。更不是坐在電腦前面,按一下鼠標的?,F(xiàn)在想發(fā)明東西的人,還有多少人擁有袁隆平這種勤勞的精神呢?
袁隆平性格堅韌、干勁,一次次的失敗,不但沒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動力。在逆境中他還常開玩笑,他癡心地總是想著研制雜交水稻成功,就算沒有人支持,他也不會輕易放棄,還是一樣有干勁!
袁隆平曾經(jīng)說過:“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這種“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多么值得我們崇拜!他“甘于奉獻”的精神,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在電影里,袁隆平在課堂上推崇了孟德爾和蘇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身,這種做法令到了領導的批判。他們的批判,讓我感到可惡!他們沒有想到:科學是沒有國界的!
劉老師等人更令我感到憎惡,他們不但無能,而且還阻止別人的事業(yè),阻礙別人的發(fā)展。還有一些紅衛(wèi)兵,趁袁隆平不在的時候把他培養(yǎng)的稻苗全給砸了。這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天才應該都是給這些小人給扼殺的,他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恥辱!
九十后的我們,是不是開始“做袁隆平”了。有許多已經(jīng)開始努力了,難道我們還想袖手旁觀?行動起來,為我們的祖國作出貢獻吧!
袁隆平觀后感200字篇二古人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種子”。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這次,自從學校組織觀看《袁隆平》電影后,我加深了對他的印象。
袁隆平雖然貌不驚人,語不出眾,可以說是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讓他堅持著,培養(yǎng)出雜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是他那執(zhí)著的、堅韌的心態(tài),讓他堅持了下來,是他那熱愛科學、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精神,讓他永遠停留我們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總共有三個理由:其一,他熱愛大自然,不刻板,那時候,搞科學研究的人都在辦公室里工作,雖然整天埋頭苦干,卻并沒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簡直就是書呆子。而袁隆平則相反,他親近自然,喜歡觀察,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方式,這也是讓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當紅衛(wèi)兵沖進他家,砸爛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時候,他還喊著:“打倒袁隆平!”這不代表他無能,他軟弱,只是他保護家,讓他繼續(xù)研究水稻的做法。這又讓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熱愛人民,關愛家人。他愛妻子,不讓妻子受到傷害,不讓她受苦。他愛人民,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類。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關心,讓他撲在書桌前研究,這也是他成功的動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偉大,不平凡的奉獻,袁隆平爺爺是個耕耘者,一個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每一粒糧食都是用勞動人民的血汗換來的呀!
袁隆平觀后感200字篇三201x年3月19日,我們學校組織全校的共產(chǎn)黨員和共青團員共同觀看電影《袁隆平》。早就對這位水稻之父略知一二,正好趁此做個深入了解。電影手法寫實,片中主人公散發(fā)出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著我。
影片展示了袁隆平所具備的完美品性:一是不屈從。在不理解甚至是誤解的壓力面前,不是急于爭辯,也不是滿懷怨恨,而是堅持自己的理念,若無其事地繼續(xù)前行?!叭嗡L吹雨打,我自閑庭信步”。因為他的內(nèi)心更強大,有著巨大的勇氣和底氣,所以他才能不屈從也不在乎強勢的壓力。我們周圍有很多看似強悍無比的人,總是頤指氣使、盛氣凌人,一副惟我獨尊的樣子,可一旦遭遇比他更強大的人否定,馬上就唯唯諾諾,內(nèi)心的虛弱畢現(xiàn)。怎樣的人才能夠堅持真理?在此立見分曉。
其二、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當研究十年沒出成果,上級領導要取消他的研究項目和研究經(jīng)費時,他回答:“不管怎么樣,我決不放棄!”十年無果,有多少人會在其間知難而退?這十年外人眼中的空白,于科研實際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袁隆平終究還是幸運的,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在助手們的幫助下,他得到了一株上蒼賜予的“野敗”(野生雄性敗育稻),所以他說,成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機遇,很多人窮其一生,都是在失敗中堅忍前行,他們應該更讓人敬重。成功是需要機遇的,而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品質(zhì)和精神才是衡量成敗的尺寸。其三、心中有愛,有愛才會不計回報地負起責任的重擔。袁隆平心中不僅裝著對妻子的愛,對家庭的愛,更有對全人類、對自然界的無疆無界的大愛。正是這種大愛,使他立下“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边@個心憂天下、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對愛的深刻理解,也讓他更加懂得包括水稻在內(nèi)的生命,這種洞察和把握讓他始終沒有偏離科研軌道的正確方向,從而最終取得成功。影片不僅展示了袁隆平的大愛,也表現(xiàn)了親人們對他的愛,他的父親為了讓他安心工作,不讓他知道自己去世的消息,并要他的妻子轉(zhuǎn)告他:“你安心工作,早日研究出成果,就是盡孝,是盡大孝!”。父母的理解、妻子的支持,讓他得以一心撲在事業(yè)上,終于實現(xiàn)了理想。
袁隆平的成果,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用電腦算出來的。那是長年累月,蹲在田間地頭一點一點摸索總結出來的?,F(xiàn)在搞學術的人難出成果,常自抱怨,可是有多少人有袁隆平那樣的勤勞辛苦精神呢?袁隆平夠堅韌,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他最后獲得成功。他的堅韌體現(xiàn)在以苦為樂,逆境中也常開玩笑;他的堅韌體現(xiàn)在癡心不改,數(shù)十年如一日只想著雜交水稻;他的堅韌體現(xiàn)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沒有國家和別人的支持,他也要將雜交進行到底。支持他如此堅韌的,是他心中“為民謀食”的仁愛精神。
袁隆平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边@正是中華文化里,“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精神。這是人類社會最廣大最深厚的仁愛精神,遠比什么虛偽的上帝來得真實。正是這種“愛人如愛我”的仁愛精神,幫助袁隆平戰(zhàn)勝數(shù)不清的困難,最后獲得成功,為人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因為他的成果,世界上可以多活一億人。這種精神,是推崇天下為公的中國人所獨有的。這種精神,放在自私社會里是行不通的——現(xiàn)在為什么不出袁隆平?
電影《袁隆平》里,袁隆平因為在課堂上推崇孟德爾和蘇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森,遭到了領導的批判。原因當然是“否定社會主義科學,提倡資產(chǎn)階級學術”之類的。這就太令人鄙視了,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也沒有階級之分,不管誰的成果,只要是為人類造福,為何不可拿來我用?
袁隆平代表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他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我們的使命才剛剛開始。如何參與重建中華民族精神,使我們的國人,人人都可以成為袁隆平,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果靜林們已經(jīng)開始努力了,我們難道就只想旁觀?為了祖先的光榮,為了國人的幸福,我們需要為重振中華精神做點什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