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恕秴问洗呵铩ら_春論》貴卒賞析,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原文】
力貴突①,智貴卒②。得之同則速為上,勝之同則濕③為下。所為貴驥者,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與駑駘⑤同。所為貴鏃矢者⑥,為其應(yīng)聲而至;終日而至,則與無至同。吳起謂荊王⑦曰:“荊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為也?!庇谑橇钯F人往實⑧廣虛之地。皆甚苦之。
荊王死,貴人皆來。尸在堂上,貴人相與射吳起。吳起號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卑问付?,伏尸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亂王!”吳起死矣,且荊國之法,麗⑨兵于王尸者,盡加重罪,逮三族⑩。吳起之智可謂捷矣。齊襄公即位,憎公孫無知,收其祿。無知不說,殺襄公。公子糾走魯,公子小白奔莒。既而國殺無知,未有君,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皆歸,俱至,爭先入公家。
管仲扜弓射公子小白,中鉤。鮑叔御公子小白僵。管子以為小白死,告公子糾曰:“安之,公子小白已死矣!”鮑叔因疾驅(qū)先入,故公子小白得以為君。鮑叔之智應(yīng)射而令公子小白僵也,其智若鏃矢也。
【注釋】
①突:突然,出其不意。②卒(cù):通“猝”。迅疾,敏捷。③濕:遲滯。④?。和ā叭?qū)”。趨向。⑤駑(nú)駘(tái):都是劣馬。⑥鏃(zú)矢:一種用金屬做箭頭,較為小巧輕便的箭。⑦荊王:指楚悼王,戰(zhàn)國楚國君,名熊疑,公元前401年—前381年在位。⑧實:充實。⑨麗:附著。
⑩三族: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指父族、母族、妻族。齊襄公:春秋齊國君,名諸兒,公元前697年—前686年在位。公孫無知:齊莊公之孫,僖公之侄,與襄公為堂兄弟。僖公在位時寵愛無知,使其衣服禮遇與太子諸兒同等,所以襄公厭惡他。莒(jǔ):春秋國名,與齊國為鄰。公家:指朝廷。扜(yǔ):把弓拉滿。鉤:衣帶鉤。御:使。安:從容。
【譯文】
用力貴在突發(fā),用智貴在敏捷。同樣獲得一物,速度快的為優(yōu),同樣戰(zhàn)勝對手,拖延久的為劣。人們看重騏驥,是因為它能日行千里,如果走上十天才能到達,就與劣馬相同了。人們看重利箭,是因為它能應(yīng)聲而至;如果整整一天才能到達,就跟沒有達到目標結(jié)果相同了。
吳起對楚王說:“楚國有余的是土地,不足的是百姓?,F(xiàn)在您想用本就不足的百姓作戰(zhàn)來增加本就有余的土地,我是無法辦到的?!庇谑窍铝铒@貴們遷居到荒無人煙的地方去。顯貴們都深以為苦。楚王死了,顯貴們都回到京城。楚王尸體停在堂上,顯貴們共同射吳起。
吳起高喊著說:“我讓你們看看我怎樣用兵!”拔下箭跑到堂上,趴在楚王尸體上,一面把箭插于王尸,一面大聲說道:“臣子們作亂射王尸!”吳起雖說死了,而楚國的法律,武器碰到君王身體的都要處以重罪,連及三族。吳起用智可算是敏捷。齊襄公即位,厭惡公孫無知,收回了他的祿位。
無知很不高興,殺死了襄公。公子糾投奔到魯國,公子小白出逃到莒國。不久國內(nèi)殺死了無知,齊國沒有君主。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都動身回國,二人同時到達國內(nèi),爭先入主朝廷。管仲開弓射公子小白,射中了衣帶鉤。鮑叔牙讓公子小白仰面倒下去。
管仲以為小白死了,告訴公子糾說:“從從容容地走吧,公子小白已經(jīng)死了?!滨U叔牙乘機趕車快跑,首先進入朝廷,所以公子小白得以做國君。鮑叔牙機智地對付管仲射來的箭讓公子小白仰面倒下,他用起智來像箭一樣快啊!
【原文】
周武君使人刺伶悝①于東周。伶悝僵,令其子速哭曰:“以②誰刺我父也?”刺者聞,以為死也。周以為不信③,因厚罪之。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鴪④,衣鐵甲操鐵杖以戰(zhàn),而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也。幾至將所而后死⑤。
【注釋】
①伶悝(kuī):東周之臣。②以:此。③信:言語誠實。④吾丘鴪(yù):姓吾丘,名鴪,據(jù)文意當為中山國力士。⑤幾至將所而后死:這是說吾丘鴪雖多力仍不免于死,從反面說明上文“力貴突”的道理。
【譯文】
周武君派人到東周刺殺伶悝。伶悝仰面倒下,讓他的兒子趕快裝哭,邊哭邊說:“這是誰刺殺了我的父親啊?”行刺的人聽到哭聲,以為伶悝已經(jīng)死了。周武君認為刺客的話不誠實,于是重重地治了他的罪。趙國進攻中山。中山國有個力士叫吾丘鴪,穿著鐵甲,拿著鐵杖作戰(zhàn)。打到什么,什么就被打碎,沖向哪里,哪里就被沖垮。舉起車來投擊敵方的戰(zhàn)車,舉起人來投擊敵方的將士。盡管幾乎打到趙軍主帥所在之處,也還是被殺死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