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zhàn)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睹献印饭财咂涗浟嗣献优c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為性善論,護長德治。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節(jié)
【原文】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1焉,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2,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3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yǎng)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4?!ミ摚饬荷?,邑6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瘡闹呷鐨w市7。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垞裼谒苟摺!?/p>
【譯文】
滕文公問道:“滕是個小國,盡心竭力服事大國,仍然難免于禍害,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答道:“從前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來侵犯他。用皮裘和布帛去籠絡,不能幸免;用好狗名馬去籠絡,不能幸免;用珍珠寶玉去籠絡,仍然不能幸免。太王便召集邠地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他們宣布:‘狄人所要的,乃是我們的土地。我聽說過這個:有德行的人不讓本來用以養(yǎng)人的東西成為禍害。你們何必害怕沒有君主呢?我得離開了?!谑请x開邠地,翻過梁山,在岐山之下重新蓋了個莊子住了下來。邠地的老百姓說:‘是有仁德的人哪,我們不能失去他?!冯S他的人好像趕集的一樣多。
也有人說:‘土地是祖宗傳下世世代代必須守住的基業(yè),不是我本人能擅自把它丟棄的,寧愿死,也不離開?!陨蟽蓷l道路,您可以在其中選擇?!?/p>
【注釋】
(1)免:幸免。
(2)皮幣:皮,裘皮衣;幣,繒帛。
(3)屬其耆老:屬,集會,集合;耆(qí)老,一地之年長者。
(4)去之:離開我們的土地;去,離開。
(5)梁山:在今陜西乾縣西北;由邠至岐,梁山為必經之地。
(6)邑:這里活用為建筑城邑。
(7)歸市:歸,歸向,趨向;市,集市。
(8)身:本身,本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