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紅樓夢》中的人物,賈赦之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詳細介紹。
賈璉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引起了關于林黛玉有錢沒錢的大討論。很多人言之鑿鑿說林家的錢都被賈家貪污蓋了大觀園,其實是無稽之談。
關于林家有錢沒錢,之前說過很多次。林家要有錢,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林家世襲之外,手里必須有實權,否則侯爵的俸祿和爵產(chǎn),支撐不了侯爵的龐大排場和日漸增長的家人。
事實上林如海的父、祖比之史家差太遠。史家也不過三代就窮了。
二,林如海巡鹽御史是肥缺,但他必須是貪官。否則上任三兩年內(nèi)不可能有錢,畢竟巡鹽御史一年俸祿只有一百五十多兩。養(yǎng)廉銀是后代的產(chǎn)物。
林如海想要有三二百萬財,必須與鹽政官員內(nèi)外勾結(jié),把兩淮鹽政幾年的稅銀貪污大半,并且吃獨食都給他。
事實上林如海是個清官。
三,林如海巡鹽御史前必須是個大官,生財有道。
林如海在巡鹽御史前,只是前科探花任蘭臺寺大夫,從七品小官,相當于都察院御史或者翰林院檢討,清水衙門,清貴卻俸祿微薄。
其實,林家有錢沒錢,林黛玉伺候父親臨終八九個月,一清二楚。真要被賈家貪污,林黛玉不可能沒心沒肺地住在賈家。她就算視金錢如糞土,對狼子野心的舅舅家也不會真心接納!
所謂賈家吞沒林黛玉財產(chǎn)的說法,根本不值得推敲,也沒有事實依據(jù)。只從賈璉和林黛玉在路上聽聞賈元春晉升貴妃,馬上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就明白行李不多。而二三百萬兩銀子,像小山一樣,非軍隊不能運輸。賈家也不敢明目張膽。
那么,賈璉所說的那句讓人誤會的話,究竟指什么呢?咱們就認真聊一聊。
(第七十二回)這里賈璉出來笑道:“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鳳姐笑道:“剛說著,就來了一股子?!辟Z璉道:“昨兒周太監(jiān)來,張口一千兩。我略應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這會子再發(fā)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币幻嬲f,一面平兒伏侍鳳姐另洗了面,更衣往賈母處去伺候晚飯。
就是賈璉這段話,引起了很大爭議。其實理解賈璉這句話所指根本不難。
凡事講究因果,有的放矢。賈璉說這話時,林黛玉已經(jīng)久不出場,跟她絲毫關系沒有。曹雪芹行文不可能沒頭沒尾讓賈璉這句話與她建立某種交集。
賈璉抱怨“沒錢”,是因為賈府窮了,連中秋節(jié)都需要找鴛鴦拿賈母的東西典當了應急。賈璉作為實際管家每日為錢發(fā)愁。
偏偏宮里頭的夏太監(jiān)和周太監(jiān)等還不斷上門幾百兩、一千兩地勒索打抽豐。
賈璉手里沒錢,還要疲于應付這些“外祟”,讓他不勝其擾。他的“牢騷話”就是因此而起。與林黛玉并無關系,卻與賈元春有關系。
賈璉說:“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俗話說“沒有內(nèi)邪引不來外鬼”,賈家沒有“內(nèi)邪”,卻有賈元春在宮里當貴妃。
太監(jiān)來賈家勒索,表明元春在宮里失寵,賈家也不敢拒絕。如果賈元春得寵,貴妃榮耀,太監(jiān)們不敢來要錢不說,賈家也不會理他們。
賈元春成了賈璉煩惱的根源,他的“抱怨”因賈元春而起。他又說:“這會子再發(fā)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币惨欢ㄅc賈元春相關。
問題是哪里有三二百萬財富讓賈璉耿耿于懷?與其從林黛玉身上找答案,不如看看賈元春。
元春省親,賈府修建大觀園,那一筆花費是多少,一直是個謎。如今通過賈璉之口終于說了出來,就是“三二百萬”。
正是元春省親花光了賈家曾經(jīng)銀庫所有,才致使賈璉如今當家之難,為銀子發(fā)愁。
當初賈璉接管榮國府管家,銀庫里祖宗可是留下了三二百萬的家底。是兩代榮國公手握實權的積累。到了第三代沒有實權,只剩爵位,才開始坐吃山空。
雖然到賈璉接管榮國府時的財富,比之榮國公時代不值一提,也夠他們安心花一輩子。
不想一場元春省親,賈璉眼看著三二百萬的銀子從他手里溜走,一分不剩。才會有那句“這會子再發(fā)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
賈璉的牢騷,是對管家難處的訴苦,也是對賈元春這貴妃讓賈家竭澤而漁,卻沒得到一分好處的抱怨。
人家當了貴妃,全家雞犬升天,跟著升官發(fā)財。賈元春倒好,除了花光全部家產(chǎn)之外,一點好處沒有,還要每天應付那些太監(jiān)吸血鬼,可什么時候是個頭!
從賈璉的語境,結(jié)合前后發(fā)生的故事,就知道這“三二百萬財”不是什么意外之財,更不是林家的遺產(chǎn)。而是賈璉對賈家花出去的錢,悔不當初的感嘆。
《紅樓夢》里很多線索,就在問題附近,就看細心與否。您說是不是?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