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的價值在于描寫了美的毀滅, 是真正的悲劇。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人這一生最悲慘的三件事,紅樓夢中的甄士隱都遇上了,他也算是紅樓夢開篇中的第一悲劇人物。
書中著重寫了甄士隱的三重劫難,也就是人生的三悲,這三重劫難引出了賈府的眾生相,如下:
一、中年丟女。甄士隱出場,算是紅樓夢的正式開場,這個原本生活得很愜意的蘇州鄉(xiāng)紳,不曾想自從遇見了一僧一道后,他的劫難就開始了。
首先是他的女兒甄英蓮,當時一僧一道見了甄英蓮,還說了一些奇怪的話。
原文如下:那僧便大哭起來,又向士隱道:“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懷內作甚!”士隱聽了,知是瘋話,也不睬他。那僧還說:“舍我罷!舍我罷!”士隱不耐煩,便抱著女兒轉身。才要進去,那僧乃指著他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言詞,道是:慣養(yǎng)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jié)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
這一僧一道說完,還與甄士隱三年之約。后來果然,在元宵佳節(jié)的時候,甄士隱家的寶貝女兒甄英蓮被家人霍起帶出去看煙花,結果被拐子拐去,從此不見。
女兒丟失,是甄士隱劫難的開始,他們夫妻人到中年,只有這一個女兒,如今丟了,夫妻二人悲傷過度,不是在找女兒,就是走在找女兒的路上,可丟失的甄英蓮像神秘的花一樣躲起來再也找不見了。
二、家中遭難。如果說丟失女兒甄英蓮是甄士隱的第一劫難,那么甄家被燒,田產顆粒無收,算是甄家的第二劫難,由此這個原本富裕的蘇州鄉(xiāng)紳,開始走下坡路了,變成了窮困討生的人。
三、寄居岳家遭遇打擊。家中遭難,又失去了田產,女兒的下落又沒有找到,甄士隱夫妻只好投奔岳父封肅,只是這個岳父可不是一個悲憫之人,他半哄半拿的把女婿的積蓄弄到手之后,就開始拿話諷刺女婿。甄士隱受不了這樣的閑氣,再加上女兒丟失多年未能找回,他的病又加重,人整個就出了問題。
后來跛足道人履行三年之約,唱著“好了歌”來迎接甄士隱歸隊,平時糊涂的甄士隱,此刻顯得特別的清醒,他在經歷三重劫難之后,對跛足道人的“好了歌”進行了注解,正是這個讓跛足道人點評很精彩的注解,暗藏了紅樓夢眾人的結局,還有賈府的眾生相。
原文如下:士隱乃說道: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粱,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隱的這段解析,被87版紅樓夢用到了大結局的唱詞上,當看到寶玉穿著大紅的外披,走在雪地里,身后唱著這些注解的歌,讓人一陣酸楚。
這里有賈府從繁華到被抄家后的真實寫照,也有寶玉在抄家之后由富家公子淪為乞丐的悲慘寫實,更有巧姐和史湘云悲劇結局的暗示,還有賈雨村貪贓枉法下獄的預兆,更有作者看破紅塵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的感悟。
而這一切都是作者借甄士隱的口說出來的,甄士隱的三重劫難,引出了賈府的眾生相,也預示了紅樓夢眾生的悲劇結局。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一切,或許甄士隱還活著鄉(xiāng)紳的悠閑生活,絕對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要寄居在別人的屋檐下,過著乞討的生活。對寶玉來說,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經歷抄家,他還在府里過著少爺的富貴生活,又如何會懂得乞丐的意義。
正是因為作者自身的遭遇,經歷了這一切的突變,才會借甄士隱的對“好了歌”的注解講出這深刻的感悟,而寶玉也是在抄家之后,遠近親友唯恐避之不及的情況下,嘗盡人間的冷暖,才突然明白原來乞丐是這樣生活的,才懂得人生的不易。
寶玉正是在被抄家后,看破紅塵,最終選擇了出家。而作者曹雪芹,在經歷變故之后,為了生計也曾做過別人府上的幕賓,最后因為各種的不合時宜而隱居,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這些都在甄士隱對"好了歌“的注解中得到了答案,原來不管是甄士隱,還是賈雨村,還是寶玉,到頭來都是為別人做嫁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