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作者:陸游|
竹聲風雨交,松聲波濤翻。
我坐白鶴館,燈青無晤言。
廓然心境寂,一洗吏卒喧。
袖手哦新詩,清寒愧雄渾。
屈宋死千載,誰能起九原。
中間李與杜,獨招湘水魂。
自此競摹寫,幾人望其藩。
蘭苕看翡翠,煙雨啼青猿。
豈知云海中,九萬擊鵬鹍。
更闌燈欲死,此意與誰論。
風雨交加夜晚,外面竹葉聲,松樹聲,如波濤翻滾。
陸游一個人坐在官舍青燈前不說話。
此時反而顯得空廓心靜,沒有了白天公務人員的吵雜。
抄起手吟詠新詩,清寒中感覺還是缺之雄渾之氣。
屈原和宋玉死去超過千年,誰又能在九州大地起來呢?
中間的李白和杜甫,只有他們倆人才算承接了屈原宋玉的才情。
自此后眾人競相模仿,可是能真正接近的又有幾人?
眾人寫的不過是一些看蘭苕花草上的翡翠鳥,煙雨之中聽青猿啼叫這些小情小調罷了。
夜已深,燈也要燃盡,心里的話又能向誰探討?
陸游號“放翁”,放有狂放的意思。這首詩可見他最推崇屈原宋玉的楚辭,往后要算的話只有李白杜甫,再往后就沒誰了。陸游寫這首詩,他自己先感嘆自己不夠雄渾,他也感嘆絕大多數詩歌都有這個問題,境界都不夠高。所以他呼吁大家,包括他自己,都力爭改變這局面。只是他這首一發(fā)布,還是容易讓人誤解,很容易被就人攻擊他狂放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