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jì)實(shí)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jì)實(shí)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四十三·神仙·薛玄真
【原文】
薛玄真者,唐給事中伯高之高祖也。少好道,不嗜名宦。遨游云泉,得長生之道。常于五嶺間棲憩,每遇人曰:“九疑五嶺,神仙之墟,山水幽奇,煙霞勝異。如陽朔之峰巒挺拔,博羅之洞府清虛,不可忘也。所以祝融棲神于衡阜,虞舜登仙于蒼梧,赫胥耀跡于潛峰。黃帝飛輪于鼎湖;其余高真列仙,人臣輔相,騰翥逍遙者,無山無之。其故何哉?山幽而靈,水深而清,松竹交映,云蘿杳冥,固非凡骨塵心之所愛也;況邃洞之中,別開天地,瓊膏滴乳,靈草秀芝,豈塵目能窺,凡屣可履也?得延年之道,而優(yōu)游其地,信為樂哉?!闭嬖?,鄭余慶謫(“謫”字原缺,據(jù)明抄本補(bǔ)。)郴州長史,門吏有自遠(yuǎn)省余慶者,未至郴十余里,店中駐歇,與玄真相遇,狀貌如二十三四,神彩俊邁,詞多稽古,時語及開元、麟德間事,有如目睹。又言明年二月,余慶當(dāng)復(fù)歸朝;余言皆神異。問其姓氏,再三不答。懇詰之。云:“某有志林泉,久棄鄉(xiāng)國,不欲骨肉知此行止。姓薛,名玄真?!遍T吏話于余慶。令人訪尋,無復(fù)蹤跡。明年二月,余慶徵還,及到長安,語及異事,給事中薛伯高流涕對曰:“某高祖,自左常侍棄官入道,隱終南,不知所終,是矣。”(出《仙傳拾遺》)
【翻譯】
薛玄真,是唐朝給事中薛伯高的高祖,青年時期就愛好道術(shù),不喜歡名聲仕宦,遨游在云泉之間,獲得了長生的道術(shù),經(jīng)常山嶺間居住休息。每逢遇到人就說:“九疑和五嶺是神仙的匯聚地,那里山水幽雅奇特,云霞優(yōu)美奇異。象陽朔的峰巒那樣直立而高聳,象博羅的洞府那樣秀麗幽靜,讓人不可以忘懷。所以,祝融在衡阜棲神,虞舜在蒼梧登仙,赫胥在潛峰耀跡,黃帝在鼎湖飛輪。其余的高真列仙,人臣輔相,飛騰的逍遙者,那個名山?jīng)]有他們呢?那原因是什么呢?山幽而靈氣現(xiàn),水深而清涼生,松樹竹林交相輝映,云蘿杳冥,這本來不是凡骨塵心的凡人所喜愛的;何況深洞中,又是另一種天地,瓊膏滴乳,靈草秀芝,怎么能是凡夫的眼睛可能窺視,凡夫的鞋可以踐踏的呢?獲得延年的道術(shù),并且悠閑自得地游覽那些地方,實(shí)在是個樂趣呀!”德宗真元末年鄭余慶被貶謫到郴州作長史,他門下的官吏有從遠(yuǎn)方來探望鄭余慶的,還沒有到郴州,在離郴州十多里的店中住下歇息,與薛玄真相遇。薛玄真的身形相貌象二十三四歲的樣子,神采奕奕,才智出眾,詞多考古,經(jīng)常說到開元、麟德年間的事,有如親眼所見一樣。又說明年二月,鄭余慶應(yīng)當(dāng)官復(fù)原職回朝。其余的話都神奇異常。問他的姓氏,三番五次,都不予回答。后來,懇切地追問他,他才說:“我有志于山林,拋棄家鄉(xiāng)、故國都已經(jīng)很久了,不想讓子孫知道我在這里的行止。我姓薛,名玄真?!遍T吏把所見告訴給鄭余慶。鄭余慶派人尋訪,不再有他的蹤跡了。明年二月,鄭余慶應(yīng)召還朝。到達(dá)長安,說到奇異的事,給事中薛伯高流涕對鄭余慶說:“薛玄真是我的高祖,自左常侍,棄官入道,隱居終南山,不知道他的終了,看來你說的就是他了。”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